[发明专利]螺纹钢水性阻锈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2018.6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6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斌;何桂明;邓正平;詹益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23/08 | 分类号: | C09D123/08;C09D133/02;C09D5/08;C09D7/61;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92 | 代理人: | 黄秋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钢 水性 阻锈剂 | ||
一种螺纹钢水性阻锈剂,涉及螺纹钢防腐蚀领域,该阻锈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耐水剂3‑45份、黏合剂0.6‑6.5份、防锈剂3‑13份、助溶剂2‑6份及纯水30‑90份;本阻锈剂能够在热轧螺纹钢表面快速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具有防锈阻锈功能的保护层,从而可以阻隔潮气和水份直接接触螺纹钢表面,起到延缓螺纹钢锈蚀的作用,解决螺纹钢在露天存放、海上运输、南方雨水多潮湿的气候环境下存放易锈蚀的问题。同时以水为溶解介质,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刺激性有害气味,可连续循环使用,符合环保和可持续生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纹钢防腐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纹钢水性阻锈剂。
背景技术:
螺纹钢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高速公路、堤坝、隧道等混凝土结构中。随着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对螺纹钢的需求强烈,用户对螺纹钢的耐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螺纹钢在大气中使用和存放都会逐渐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在潮湿、露天、海上运输等环境下容易引起表面锈蚀;同时,螺纹钢的锈蚀导致耐久性不良给结构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影响了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为此,轧钢企业多采用对螺纹钢进行防锈来提高产品质量,螺纹钢防锈剂就此而产生并逐渐增加需求,对防锈性能的要求逐步提高。阻锈剂技术的发展过程,早期有防锈油,有防锈效果但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增加除油处理工序来确保与混凝土的握裹力;中期出现第一代以亚硝酸盐、铬酐等有毒有害物质制作的水性防锈剂,有防锈效果但严重污染环境;后期出现了第二代环保水性防锈剂,对于室内存放有阻锈效果,对于露天存放和海上运输等方面的防锈效果不明显。目前,国内在室内储存方面的螺纹钢阻锈剂研究比较多,针对潮湿环境下长期露天存放和海上运输的螺纹钢水性阻锈剂研究比较少。现有技术中阻锈剂存在以下缺点:1、防锈油,直接使用涂有防锈油的螺纹钢会降低其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除油处理,这个过程需要增加专门的设备和除油产品,增加的成本较高,对用户使用带来不方便;2、第一代水性防锈剂,以亚硝酸盐、铬酐等有毒有害物质制作,对人体有害,对环境污染严重;3、第二代环保水性防锈剂,只局限于螺纹钢室内存放的防锈,未能更好的解决海上运输、露天存放、南方潮气大雨水多容易锈蚀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螺纹钢水性阻锈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纹钢水性阻锈剂,该阻锈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耐水剂3-45份、黏合剂0.6-6.5份、防锈剂3-13份、助溶剂2-6份及纯水30-90份。
该阻锈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耐水剂5.4-33份、黏合剂1-5份、防锈剂6-10份、助溶剂4-5份及纯水40-80份。
所述的耐水剂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明胶0.1-5份、乙烯-丙烯酸共聚乳液1-30份及聚丙烯酸钠1.9-10份。
所述的乙烯-丙烯酸共聚乳液是由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及二甲基乙醇胺合成的。
所述的黏合剂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硅酸钾1-2份及硅酸锂0.5-4.5份。
所述的防锈剂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三乙醇胺硼酸酯2-8份及苯甲酸单乙醇胺1-5份。
所述的助溶剂组份的重量份数为二甲基乙醇胺2-6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阻锈剂能够在热轧螺纹钢表面快速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具有防锈阻锈功能的保护层,从而可以阻隔潮气和水份直接接触螺纹钢表面,起到延缓螺纹钢锈蚀的作用,解决螺纹钢在露天存放、海上运输、南方雨水多潮湿的气候环境下存放易锈蚀的问题。同时以水为溶解介质,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刺激性有害气味,可连续循环使用,符合环保和可持续生产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2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