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补气化浊益智功效的复方中药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2836.6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平;唐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25/28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气化 益智 功效 复方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具体是一种具有补气化浊益智功效的复方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性痴呆属祖国医学“中风”、“呆病”、“健忘”等范畴,目前公认该病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以脏腑虚损为本,痰、瘀、浊、毒为标。临床上多从五脏中肝、心、脾、肾论治,鲜有人提及肺脏在痴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着的作用。我们依据经典,如《灵枢·大惑论》云:“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上气不足,下气有余,......,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灵枢·天年》曰:“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以及肺与其他脏腑相生相克的密切关系;肺与大肠表里络属关系等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经验,首次提出“从肺论治痴呆”理论。我们认为“肺气虚”和“浊毒蕴结肠道”是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肺脏在痴呆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一,如肝主升发,肺主肃降,失去肺金正常克制则肝阳上亢;心主血主神,没有肺朝百脉,辅佐心君,则心无所主,神无所舍,瘀血内生;肺虚则无力为脾宣发津液易致痰湿困脾;肾属水藏精,生髓,脑为髓海,而肺属金生肾水。正如《灵枢·决气》:谷入气满,沣泽注于骨,补益脑髓,是为疏之下源而肺为髓之上源也”。清·黄元御在《黄元御医学全书》中也有论述:“肺金不降,阴魄浮升,不能并精下蛰,故往事遗忘而不藏也”。记忆障碍实际上是肾不能“纳、藏”,不能有效的存储信息;而肺之“降、收”是肾之“纳、藏”的前提条件,“纳、藏”实际是“降、收”的延续。因此,肺是启动记忆存储过程的关键环节。其二,“瘀痰”的发生是气血津液运行失调的表现,与“肺主气、司宣降、朝百脉、通调水道”的功能密切联系,而“浊毒”则与肺相表里大肠之“腑滞”相关。老年人肺虚腑滞,传导不利,多有习惯性便秘,易生浊毒滞腑,上扰精明之府,也是导致痴呆发生病因病机之一。因此,肺与人体的气、血、精、液的运行有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肺的一宣一降,实现了体内外的气体、血液和水液不断交换,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治疗痴呆这一疾病时,重视调理肺气、通腑泄浊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我们首先突破传统中医理论的束缚,大胆提出益肺宣肺降浊法及组方治疗VaD,前期临床与实验研究中采用该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疗效。如此,本研究的实行不但可提高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而且为血管性痴呆的论治开拓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为今后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同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及推广价值,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希冀通过进一步临床研究寻找循证医学的支持,真正造福广大血管性痴呆患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补气化浊益智功效的复方中药制备方法。是一种防治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及有痴呆症状的疾病的治疗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补气化浊益智功效的复方中药制备方法,是以黄芪、人参、桔梗、麦冬、石菖蒲、益智仁、三七、火麻仁、绞股蓝、大黄为原料,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称取原料药:黄芪200克、人参150克、桔梗100g、麦冬150g、石菖蒲300g、益智仁300g、三七150g、火麻仁100g、绞股蓝300g、大黄60g。净选,备用。
2.用20倍所述60g大黄的水煎煮15分钟,过滤,弃去滤渣,大黄滤液备用。
3.将所述三七150g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4.将其余药材加6倍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弃去滤渣,合并滤液;再将步骤2大黄滤液与其合并。在温度7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在60~70℃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20的稠浸膏,真空干燥、粉碎,得到1022克干浸膏粉。所述其余药材是黄芪200克、人参150克、桔梗100g、麦冬150g、石菖蒲300g、益智仁300g、火麻仁100g、绞股蓝300g。
5.将步骤3的三七细粉及步骤4的干燥浸膏粉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每粒胶囊重0.35克。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用药。本发明基础方的方解为:
该方突出“补消结合,宣降相宜、上下兼顾”的特点。方中以黄芪、人参、绞股蓝大补肺气为君药,麦冬滋肺柔肝为臣药,桔梗、杏仁、火麻仁、大黄宣降肺气,通腑降浊,辅以三七活血祛瘀,石菖蒲祛痰开窍、宁心益智,益智仁温养脾肾、固精健髓,诸药合用具有很好的益肺降浊、活血祛痰、醒神开窍、安神益智之功效。
《中国药典》2010版记载的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之“功能与主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2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