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3798.6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9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常瑛;刘武;边巴次仁;陈洁;尼玛仓决;金尔光;赤列旺久;邵志勇;曲珍;措姆措吉;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南市乃东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3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王敏锋 |
地址: | 856100 西藏***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动物 包虫病 复方 中药 提取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兽用复方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由槟榔、南瓜子、蛇床子、雷丸、贯众、南鹤虱、广木香、地丁草、百部、大黄、白术、神曲、山药、柴胡、瓜蒌、甘草16味中药按照一定的配比经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所得药物提取物适用于动物包虫病的防治,方法简明,易于实施,绿色安全,疗效显著,有效避免了因抗微生物所引起的药物残留及耐药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用复方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肝、肺、脑及其他器官内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狗为终宿主,羊、牛是中间宿主,人因误食虫卵成为中间宿主而患包虫病,农业部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卫计委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人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患者10年病死率到达94%,被称为“虫癌”。据农业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在5000万头以上,局部地区羊的棘球蚴感染率为80%以上,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西藏是全国包虫病防治重点省份之一,国家卫计委确定全区74个县均为包虫病流行县。根据2016年西藏自治区对22个试点县监测结果显示,牛平均感染率为13.6%、羊平均感染率为44.72%、犬感染率为4.09%。感染包虫病的牲畜出现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给农牧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包虫病已成为制约传统牧区畜牧业发展、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药物仍然是防治动物包虫病的主要手段。临床常用药物比较单一,主要为吡喹酮和阿苯达唑,驱虫效果不够理想,使用时间长,停药后易复发,导致动物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大剂量的药物使用不仅对机体产生了毒害作用,而且容易在畜产品中造成残留,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驱虫效果好、抗药性小、绿色安全低毒的驱虫药,不仅对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并制定其成药的提取方法,达到安全有效治疗和预防动物包虫疾病并使其适用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最佳的,所述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槟榔20份、南瓜子90份、蛇床子30份、雷丸20份、贯众10份、南鹤虱10份、广木香25份、地丁草60份、百部15份、大黄20份、白术20份、神曲25份、山药30份、柴胡10份、瓜蒌15份、甘草20份。
所述复方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各中药材,混合,加入各中药材总重量2-3倍的60-65℃的水浸泡1小时后,再加入无水乙醇使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0v/v%,浸泡5小时后,回流提取4小时,收集提取液,然后再加入50v/v%的乙醇水溶液,浸泡5小时,回流提取4小时,加入的水、无水乙醇和50v/v%乙醇水溶液总体积与各原料中药材总重量的比为10mL:1g,然后收集两次的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后的料液体积与各原料中药材总重量的比为(1-2)mL:1g,喷雾干燥,收粉,粉碎,过50目筛,混匀,即得产物。
本发明根据中华传统中兽医医药理论、中华“瑰宝”中草药特性和动物包虫病的发生机理为指导,按照中药的君臣佐使、七情配伍等原则严谨配方,诸药配合具有驱虫杀虫、清热燥湿、补气健脾疏肝化瘀等功效,使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本发明中各中药材是在大量临床试验中逐一筛选出来的,最终得到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南市乃东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未经山南市乃东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