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斑萎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4476.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军;王冠杰;曹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7/06;A01G31/00;A01G13/10;A01G24/28;A01G24/15;A01N65/10;A01N43/16;A0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番茄 羽衣甘蓝 病毒病 日光温室 碳化稻壳 发病率 移栽 通风口 番茄品种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 穴盘育苗 定植行 定植穴 防护网 非接触 小行距 有效地 呋虫胺 防治 定植 灌根 基质 杀虫 小行 行距 穴盘 株距 病毒 栽培 封闭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茄斑萎病毒病的防治方法,番茄在日光温室内按大小行栽培,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番茄定植前10‑12天移栽羽衣甘蓝,定植行小行中间种植一行羽衣甘蓝,株距25cm;羽衣甘蓝采用含有碳化稻壳的基质穴盘育苗,定植穴中增施碳化稻壳,采用呋虫胺药液蘸穴盘和灌根;移栽羽衣甘蓝前,用40目的杀虫防护网封闭日光温室通风口。本发明在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用量以及实现主栽作物非接触化学防治的前提下,能有效地降低番茄斑萎病毒的发病率,感病番茄品种斑萎病毒病的发病率一般能控制在4%以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茄病害的防治方法,尤其是一种能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实现主栽作物非接触化学防治的番茄斑萎病毒病的防治方法,特别适宜日光温室秋延迟番茄栽培,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是一种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植物病毒。番茄斑萎病毒作为一种由蓟马传播的虫传病毒病害,其防控不同于真菌与细菌等病害的防治,既要控制斑萎病毒本身,又要通过控制介体昆虫蓟马来控制病毒病害的蔓延与流行,防治策略复杂、难度很大。作为日光温室番茄主要栽培茬口,秋延迟番茄斑萎病毒病非常严重。
目前生产上仍主要依赖通过对介体昆虫蓟马的化学防治来实现斑萎病毒的预防与控制,又引起了化学杀虫药剂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进而导致害虫抗药性、杀虫剂污染与残留等问题,严重威胁农产品安全与生态安全以及农产品出口等重大社会与经济问题。
同时,目前具有良好通风效果的普通防虫网难以阻隔蓟马进出温室。采用不小于60目的防虫网严重影响了温室的通风效果,通风速度慢,温室降温速度慢,影响了番茄的生长和加重病毒病发生,如果选择通风效果较好的40目的普通防虫网,阻隔不了蓟马进出温室,达不到隔离蓟马的效果。如何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和提高通风效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番茄斑萎病毒病的防治方法,采取该方法可有效地控制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发生,其防控原理为种植诱集植物,在空间上保护主栽作物番茄植株免受斑萎病毒病传毒媒介蓟马危害,利用对蓟马引诱作用明显高于番茄的羽衣甘蓝,可在蓟马扩散至番茄前扑灭,已达到蓟马无法传播斑萎病毒的目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实现主栽作物非接触化学防治,提高通风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将番茄在日光温室内按大小行栽培,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株距40cm。
番茄定植前10-12天移栽羽衣甘蓝;定植行小行中间种植一行羽衣甘蓝,株距25cm;开穴定植,每穴混施碳化稻壳75g,将羽衣甘蓝苗定植于穴内。羽衣甘蓝早于番茄定植,二者间隔不能低于15天,这样才能够保证温室内残存的蓟马成虫、若虫在番茄定植前诱至羽衣甘蓝上,同时也能够保证残存的蓟马的卵有足够的时间孵化成若虫后在番茄定植前诱至羽衣甘蓝上,减少番茄定植后被蓟马侵染传毒。如果羽衣甘蓝与番茄的定植间隔期不足,会导致蓟马被诱至羽衣甘蓝前就已对番茄造成侵染危害。
羽衣甘蓝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基质由草炭:碳化稻壳:蛭石按体积比2:1:1组成,羽衣甘蓝比番茄提早育苗30-35天,羽衣甘蓝移栽前1-2天用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2.5g兑水30kg蘸穴盘,使穴盘内的基质被药液完全浸透。呋虫胺是一种内吸性杀虫剂,通过蘸穴盘羽衣甘蓝根系吸收呋虫胺,传导到叶片等部位,蓟马吸食羽衣甘蓝汁液后会中毒死亡。试验发现:通过蘸盘使草炭和碳化稻壳吸附足量的呋虫胺,羽衣甘蓝定植后草炭和碳化稻壳吸附的呋虫胺缓慢释放被羽衣甘蓝根系吸收,实现持续杀灭蓟马;基质中添加碳化稻壳,减少了呋虫胺的流失,提高了呋虫胺利用率,减少呋虫胺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4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治茄子烟粉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