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用耐腐抗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5041.0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5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吕剑;蔡颖;武君;骆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2;B01D69/06;B01D69/08;B01D71/34;C02F1/4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用耐腐抗污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环保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用耐腐抗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粘土矿物与大洋结核矿物的混合物为无机纳米粒子,并采用多巴胺对其改性,将PVDF聚合物和纳米粒子结合,制备高盐废水处理用耐腐抗污膜。本发明以提高膜的水通量、抗腐蚀和污染特性为目标,采用粘土矿物与大洋结核矿物的混合物为无机纳米粒子,通过多巴胺对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促进纳米粒子和PVDF的粘合,获得膜能够高效的对高盐废水进行处理,同时具有耐腐抗污等特性;另外多巴胺还有大量氨基等亲水性基团,能够防止颗粒团聚、增加膜亲水性,解决材料分散不均匀和在使用过程中易脱落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环保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用耐腐抗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滨海高盐废水排放量与日俱增,从而导致了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失衡、赤潮频发、病害滋生,高盐废水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盐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体系复杂,另外由于高盐废水自身的盐度和氯离子含量高,决定了其腐蚀性强、处理非常困难。近年来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在处理难处理废水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例如,膜生物反应器(MBR)将膜的有效过滤性能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有效结合,弥补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不足,且由于膜组件的高效截留减少了污泥损失,膜工艺处理高盐养殖废水研究已逐渐成为主要关注点之一。但由于膜成本高、强度差、耐腐蚀性差、膜污染严重等缺点,极大的影响并制约了其在高盐废水处理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聚偏氟乙烯(PVDF)膜是一种较为耐腐蚀的广泛应用的优质膜材料。但该膜材料制备成本高,抗污性能较差,因此大大限制了其在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矿物粉粒被认为是一种改性PVDF,提高其抗污性能的掺杂材料。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谢雄(谢雄。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纳米ZrO2/PVDF改性膜的制备及其处理乳化油废水膜污染机制的研究。2015。)采用纳米二氧化锆对PVDF膜材料进行改性,并将其用于含油废水的处理,对油的去除率可高达90-92%。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已经应用于改性PVDF膜,但氧化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制备成本非常高,该类改性措施会进一步提高膜的制备成本。中国专利201010204796.4(纳米TiO2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TiO2改性PVDF超滤膜,有效提高了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膜的抗污染能力。也有采用粘土颗粒改性的技术,但粘土颗粒不容易跟膜材料结合,所以制备条件难控制且的膜性质不稳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纳米材料易脱落,使膜丧失优异性能。
大洋结核矿物是一类常见于海底的富含锰或者钴的矿石,在高盐水中性质稳定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但未见通过掺杂该类矿物制备膜材料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用耐腐抗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用耐腐抗污膜,以粘土矿物与大洋结核矿物的混合物为无机纳米粒子,并采用多巴胺对其改性,将PVDF聚合物和纳米粒子结合,制备高盐废水处理用耐腐抗污膜。
进一步的说,以粘土矿物与大洋结核矿物的混合物为无机纳米粒子,并采用多巴胺对其改性,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将多巴胺改性无机纳米粒子直接与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结合,即得高盐废水处理用耐腐抗污膜。
更进一步的说
1)将粘土矿物与大洋结核矿物混合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得到无机纳米粒子溶液,粘土矿物与大洋结核矿物质量比例0.01-100:1;
2)依次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和Tris-HCl缓冲溶液,调节pH至8-11,在室温环境下,机械搅拌1-48h,而后经洗涤离心即得到聚多巴胺改性的无机纳米粒子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