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与马铃薯间作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95312.2 申请日: 2017-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7980511A 公开(公告)日: 2018-05-04
发明(设计)人: 王洋;齐晓宁;宋凤斌;刘胜群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20 分类号: A01G22/20;A01G22/25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代理人: 侯静
地址: 130102 吉林省***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米 马铃薯 间作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玉米与马铃薯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具有产量高、成熟早、用途广泛、产量稳定、适应性强、分布广泛、营养丰富等优点。中国是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29%,总产量占世界总产的25%,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广泛,以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为主产区。2015年,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安全保障作物,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马铃薯栽培方法很多,按照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分为地膜栽培、大棚栽培、露地栽培等,按照马铃薯在田间的配置分有清作、间套作等。由于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适宜种植马铃薯耕地资源的限制,马铃薯连作逐渐增多,既导致耕地土壤结构变差,养分失衡,有机质降低,根区微生物平衡遭到破坏,而且马铃薯病虫害增多,品质和产量下降。

玉米(Zea mays L.),禾本科玉蜀黍属,是我国种植面积、总产量最大的作物,在我国广泛分布,其中东北松辽平原因玉米种植的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而被称为“黄金玉米带”。该地区玉米种植多采用等行距清种模式。

现有的玉米与马铃薯间作的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于光能利用不充分,土壤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玉米与马铃薯间作的方法对于光能利用不充分,土壤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玉米与马铃薯间作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玉米与马铃薯间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整地: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秋季收获后,采用耕、整地机械进行耕整地,耕翻深度20-30cm,打破犁底层,翻后及时拖平耙压,做到无漏耕、无立垡,土块疏松,细碎,达到可播种状态,冬季蓄水保墒。

二、种子选择及处理: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用优质、高产、安全成熟、抗逆性强、耐密玉米品种,播前15天,将种子晾晒2~3天,播种前10天进行1-2次发芽试验,选择应用发芽率在90%以上的玉米种子,播种前用玉米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或直接选择包衣种子,防治苗期地下害虫、苗期病害及丝黑穗病。选择生育期适宜、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分枝少,匍匐茎短,结薯集中的马铃薯品种。

三、田间配置:玉米种植垄距是2米1个种植条带,每个种植条带由大行距1.6米和小行距0.4米组成,在0.4米小行距上播种2行玉米,株距为14-16cm,在1.6米大行距中间栽植2行马铃薯,马铃薯行距60cm,株距25cm,马铃薯与玉米相距50cm,如图1所示,马铃薯的播种深度为10-12cm。

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马铃薯的播种期是在当地晚霜前25天,气温稳定通过5-7℃时为最佳播种期,一般在4月20至4月25日播种为宜(吉林省中部地区)。在马铃薯播种前30天将马铃薯种出储藏窖,完成选种后,进行马铃薯催芽,催芽温度稳定在15℃、相对湿度为55%~65%,注意遮光。播种前2-3天,当马铃薯芽长到1.5厘米时即可切芽播种,马铃薯播种后覆盖地膜。

当春季地表以下5cm地温稳定通过8-10℃时,进行玉米播种,最佳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25日-5月5日。玉米株距14-16cm,密度为6.5万株/hm2,播种深度3-4cm,深浅一致,播种后及时镇压。

五、科学施肥:以缓释长效复合肥为主,尿素为辅。

马铃薯采用一次性施肥,每公顷施肥量为N 100kg、P2O5 90kg、K2O 120kg。当马铃薯生长到现蕾期即块茎形成期,喷施1次叶面肥。

玉米采用基肥+追肥方式2次施入,基肥为每公顷N 80kg、P2O5 120kg、K2O 120kg,播种同时施入基肥;玉米拔节前进行追肥,追肥量为每公顷N 120kg,应用拖拉机牵引施肥机械将肥料侧施于玉米苗的外侧8-10cm,施肥深度8-10cm。

六、精细管理:

马铃薯出苗后及时在地膜打孔引苗,并用土封好孔口,以利保温保墒。有旺长趋势时,即在初花期和盛花期,施用多效唑,矮化植株,促进薯块膨大。

玉米3-4叶时,去除小苗、病苗、弱苗,按要求密度定苗。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玉米6-10片叶时,喷施含矮壮素、缩节胺、乙烯利等的生长调节剂,有效防止玉米徒长、倒伏,降低穗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