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用中空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6331.7 | 申请日: | 201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廖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泰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08 | 分类号: | C03C27/08;C03C17/34;E06B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涂层 中空玻璃 装饰用 空腔 玻璃基 砂层 背光 可见光透过率 防静电涂层 玻璃 玻璃基片 传热系数 惰性气体 两层玻璃 室内光纤 氧化锡膜 遮阳系数 透光 辐射率 间隔框 漫反射 隔开 涂覆 填充 柔和 光纤 透视 | ||
一种装饰用中空玻璃,包括两层玻璃基片,玻璃基片之间用间隔框隔开,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惰性气体,所述玻璃基片中向光一面的玻璃的外侧设有雕砂层且内侧涂覆有氧化锡膜,所述雕砂层为聚合物涂层,所述玻璃基片中背光一面的玻璃靠近空腔的一侧镀有聚合物涂层且另一侧设有纳米防静电涂层。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因为设有聚合物涂层,具有更低的辐射率、更低的传热系数,在遮阳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可见光透过率更高。因为一种装饰用中空玻璃表面粗糙,使光纤产生漫反射,透光而不透视,可以使室内光纤柔和而不刺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玻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饰用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中空玻璃,是用两片(或三片)玻璃,使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玻璃片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结,制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热玻璃。中空玻璃多种性能优越于普通双层玻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中空玻璃是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结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玻璃制品。办公室的门窗及隔断,或需要隐蔽的于是,需要使用磨砂玻璃,又叫雕砂玻璃、毛玻璃、暗玻璃。是用普通平板玻璃经机械喷砂、手工研磨或氢氟酸溶蚀等方法将表面处理成均匀表面制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透光而不透视,可以使室内光纤柔和而不刺目的一种装饰用中空玻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饰用中空玻璃,包括两层玻璃基片,玻璃基片之间用间隔框隔开,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惰性气体,所述玻璃基片中向光一面的玻璃的外侧设有雕砂层且内侧涂覆有氧化锡膜,所述雕砂层为聚合物涂层,所述玻璃基片中背光一面的玻璃靠近空腔的一侧镀有聚合物涂层且另一侧设有纳米防静电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间隔框为由3003合金铝条采用高频焊接而成的中空铝条框。
进一步的,所述雕砂层的厚度为0.5~2mm。
更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防静电涂层(5)的厚度为4~8nm。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因为设有聚合物涂层,具有更低的辐射率、更低的传热系数,在遮阳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可见光透过率更高。因为一种装饰用中空玻璃表面粗糙,使光纤产生漫反射,透光而不透视,可以使室内光纤柔和而不刺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雕砂层;2、玻璃基片;3、氧化锡膜层;4、空腔;5、纳米防静电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装饰用中空玻璃,包括两层玻璃基片2,玻璃基片2之间用间隔框隔开,形成一个空腔4,所述空腔4内填充惰性气体,所述玻璃基片2中向光一面的玻璃的外侧设有雕砂层1且内侧涂覆有氧化锡膜层3,所述雕砂层1为聚合物涂层,所述玻璃基片2中背光一面的玻璃靠近空腔4的一侧镀有聚合物涂层5且另一侧设有纳米防静电涂层5。
所述间隔框为由3003合金铝条采用高频焊接而成的中空铝条框。
所述雕砂层的厚度为0.5~2mm。
所述纳米防静电涂层5的厚度为4~8nm。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件事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泰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泰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6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