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林可霉素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6931.3 | 申请日: | 201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艺霖;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骑骠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1/10 | 分类号: | C08F291/10;C08F232/06;C08J9/28;C07H1/06;C07H15/16;B01J20/26;B01J20/30;C08L5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酸林可霉素 聚合物材料 环氧环 制备 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 苯酚聚氧乙烯醚 二乙醇胺盐 三甲基硅基 双酚A环氧 二氢呋喃 环戊二烯 甲基呋喃 聚乙烯醇 乙烯基酯 反应釜 环糊精 己烯酸 四甲基 异辛基 重量份 丙基 磺酸 己烯 硫醚 呋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林可霉素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在反应釜中加入环糊精,四甲基丙基环戊二烯,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3,4‑环氧环己烯甲基‑3,4‑环氧环己烯酸酯,2‑(三甲基硅基)‑7‑氯呋喃并[3,2‑B]吡啶,2‑甲基呋喃‑3‑(2‑甲基‑4,5‑二氢呋喃‑3‑)硫醚,异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二乙醇胺盐,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水,聚乙烯醇,升温,反应产物经水洗,干燥,即得到盐酸林可霉素用聚合物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林可霉素用助剂,尤其是一种盐酸林可霉素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林可霉素为窄谱抗生素,作用与红霉素相似,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作用,特别对厌气菌、金葡菌及肺炎球菌有高效。其作用机制和红霉素相似,属抑菌剂。主要抑制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蜂窝织炎、扁桃体炎、丹毒,疖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由于本品可进入骨组织中,和骨有特殊亲和力,故特别适用于厌气菌引起的感染及金葡菌性骨髓炎。
CN105237593A 公开了一种盐酸林可霉素的提取方法,其工艺步骤为将林可霉素发酵液经酸化预处理、双水相萃取、丁醇提取、盐酸反萃取、活性炭脱色、丙酮结晶和干燥得到固体产物盐酸林可霉素。
CN104356179A 公开了一种盐酸林可霉素提纯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S1、吸附步骤:依次经溶解、脱色、过滤、稀释、调节pH、上柱得到饱和树脂柱;S2、水洗步骤:依次经压干、水洗、再压干得到第二次干燥的饱和树脂柱;S3、解析步骤:经饱和正丁醇解析得到解析液;S4、浓缩结晶步骤:依次经盐酸结晶、丙酮重结晶、干燥后得到成品。
现有的盐酸林可霉素所采用的提纯工艺,大多使用树脂或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有着吸附速度慢,吸附效果不强的缺点,仍需要使用其他提纯手段再次提纯,研发一种吸附速度快,容量大的新型盐酸林可霉素提纯用吸附剂,可以简化提纯环节的工艺,节省时间和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酸林可霉素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
按重量份计,在反应釜中加入环糊精,四甲基丙基环戊二烯,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3,4-环氧环己烯甲基-3,4-环氧环己烯酸酯,2-(三甲基硅基)-7-氯呋喃并[3,2-B]吡啶,2-甲基呋喃-3-(2-甲基-4,5-二氢呋喃-3-)硫醚,异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二乙醇胺盐,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水,聚乙烯醇,升温至75-85℃,反应15-25h,产物经水洗,干燥,即得到盐酸林可霉素用聚合物材料。
所述的四甲基丙基环戊二烯,其质量用量为环糊精的1-5%。
所述的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其质量用量为环糊精的1-5%。
所述的3,4-环氧环己烯甲基-3,4-环氧环己烯酸酯,其质量用量为环糊精的1-5%。
所述的2-(三甲基硅基)-7-氯呋喃并[3,2-B]吡啶,其质量用量为环糊精的0.1-1%。
所述的2-甲基呋喃-3-(2-甲基-4,5-二氢呋喃-3-)硫醚,其质量用量为环糊精的0.1-0.5%。
所述的异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二乙醇胺盐,其质量用量为环糊精的0.01-0.1%。
所述的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其质量用量为环糊精的1-5%。
所述的水,其质量用量为环糊精的300-900%。
所述的聚乙烯醇,其质量用量为环糊精的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骑骠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骑骠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6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