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USB接口的CAN数据无线传输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7625.1 | 申请日: | 201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8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胡仕凯;罗大林;宋永琴;王光福;张天财;邹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L12/4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接口 can 数据 无线 传输 电路 | ||
1.一种带USB接口的CAN数据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电路、WIFI通讯电路、CAN通讯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MCU自带CAN总线接口和UART串口并通过CAN总线接口和UART串口分别和CAN通讯电路和WIFI通讯电路连接,所述WIFI通讯电路还连接有USB接口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USB接口的CAN数据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接口包括主控芯片MCU的FA11引脚和FA12引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USB接口的CAN数据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ART串口包括主控芯片MCU的FA9引脚和FA10引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USB接口的CAN数据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MCU上设置有电源端VDD/1、电源端VDDA、电源端VDD/2、电源端VDD/3,低电位端VSS/1、低电位端VSSA、低电位端VSS/2、低电位端VSS/3,所述电源端VDD/1、电源端VDDA、电源端VDD/2、电源端VDD/3均分别连接+3V电源VCC且均通过两个不同容量的电容并联后与接地端GND连接,所述低电位端VSS/1、低电位端VSSA、低电位端VSS/2、低电位端VSS/3均与接地端GND连接,所述控制芯片MCU的复位脚NRST连接电阻R8后分别与+3V电源VCC和接地端GND连接,所述控制芯片MCU的PD0脚和PD1脚连接振荡电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USB接口的CAN数据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AN通讯电路包括高电位输出线路CANH和低点位输出线路路CANL,高电位输出线路CANH和低点位输出线路路CANL分别连接在共模电感U3的3脚和2脚上,所述共模电感U3的1脚和4脚分别连接熔断丝F1和熔断丝F2,熔断丝F1和熔断丝F2分别连接在CAN收发器的高电位7脚和低点位6脚,所述CAN收发器的高电位7脚通过瞬态二极管TVS1和电容C11并联后与接地端GND连接,所述CAN收发器的低电位6脚通过瞬态二极管TVS2和电容C13并联后与接地端GND连接,所述CAN收发器的电源端与+3V电源连接,CAN收发器的电源端还连接电容C12后与其接地脚共同与接地端GND连接,所述CAN收发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与主控芯片MCU的FA12引脚和FA11引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USB接口的CAN数据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通讯电路包括WIFI驱动芯片U2,WIFI驱动芯片U2的发送端TDX0和接收端RXD0分别与主控芯片的FA10脚和FA9脚连接,所述WIFI驱动芯片U2的RST引脚和EN引脚分别与主控芯片MCU的PB13引脚和PB12引脚连接,所述WIFI驱动芯片U2的RST引脚还与+3V电源VCC连接,所述WIFI驱动芯片U2的电源端与+3V电源连接,WIFI驱动芯片U2的GPIO15引脚连接电阻R4后与WIFI驱动芯片U2的接地引脚共同接入接地端GND。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USB接口的CAN数据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MCU为STM32F103C6T6单片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USB接口的CAN数据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收发器型号为SN65HVD23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USB接口的CAN数据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驱动芯片为ESP8266-12F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76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螺旋线圈绕制绑扎工艺
- 下一篇: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