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8502.X | 申请日: | 201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8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会会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传感器检测水中的有机磷的系统。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NMR)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主要物理技术之一,近年来,NMR在有机磷化学中的应用非常普遍。研究表明,具有自旋运动的原子核都具有核磁共振现象,磷是单同位素元素,31P在自然界中丰度为100%,磷原子核自旋量子数J-1/2,因此具有核自旋运动,具有核磁共振现象。磷原子的NMR谱可以推测出有机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的基本基团的类型和分子中相邻基团的信息。近年来应用了傅里叶转换器大大改进了31P NMR的灵敏度。不仅如此,对那些溶解度较小或难以测定的有机磷化合物的31P NMR,也因为加用了傅里叶转换器而可以进行研究。
水污染是由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由于过多的含有有机磷,会影响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为了保护水环境,必须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测,核磁共振能够快速检测水质的有机磷。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质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利用核磁共振传感器检测水中的有机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吸水头、滴管、核磁共振传感器,所述壳体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拉伸弹性管,所述拉伸弹性管末端固定连接有吸水头,所述壳体内部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拉伸弹性管与第一水泵的左端面相通。
所述第一水泵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
所述第一水管下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
所述第二水管末端固定连接有样品桶。
所述第二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所述第一水管末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
所述第一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
所述第三水管末端固定连接有滴管。
所述壳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核磁共振传感器和蓄电池。
所述壳体上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和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壳体上端面设有第一按钮、第二按钮和第三按钮。
所述第一壳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末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样品桶均匀分布在壳体内部底端,且样品桶的数量为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滴管位于核磁共振传感器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和阀门均与第一按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按钮与第二水泵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按钮与电动推杆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性连接。
所述核磁共振传感器包括同时使得水流体部分经受磁场B和多个RF脉冲,其中RF脉冲包括 :i.激发RF脉冲;和 ii.至少一个再聚焦RF脉冲。
激发RF脉冲和再聚焦脉冲可以例如是以RF脉冲串的形式,激发RF脉冲的有用的时长和幅值是本领域习知的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试验和误差使其最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拉伸弹性管和吸水头,可以通过拉伸弹性管的伸缩,把吸水头放入水源中,把水吸入装置内部进行检测,减少了取样繁琐的过程,简化了检测步骤,方便使用,通过设置的样品桶,不仅可以对水样进行检测,还可以把水样自动存储起来,方便后期的进一步检测,使检测结果更加的严谨,通过设置的第二水泵和蓄水箱,通过第二水泵把蓄水箱中的水抽入第一水管中,对第一水管和拉伸弹性管中的残留的水进行清洁,防止对下一次的水质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通过设置的核磁共振传感器对水质进行精确的检测,使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在没有电源的野外,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给装置供电,检测器的使用场景更加的广泛,通过设置的电动推杆和底座,当在河边使用该装置时,可以通过电动推杆的启动,把整个装置架在泥土上方,防止泥土粘在装置上,难以清洁,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会会,未经王会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8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子推开门
- 下一篇:人证核验装置及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