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基地雷达的杂波子空间下双门限恒虚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0689.2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7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苏洪涛;李志华;刘宏伟;赵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基地 雷达 杂波子 空间 门限 恒虚警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基地雷达的杂波子空间下双门限恒虚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采集,得到N×L×(K+1)维原始数据矩阵:X=[X1,X2,...,Xn,...,XN],Xn表示第n个局部雷达站中的原始数据,n=1,2,...,N,N为局部雷达站个数,L为一个非相干积累周期中所包含的脉冲个数,K代表检测单元附近参考单元个数;
(2)对数据矩阵X中的元素进行广义似然比检测,得到N×L×(K+1)维经广义似然比检测后的局部检验统计量Z=[Z1,Z2,...,Zn,...,ZN],Zn表示Z中的第n个数据元素;
(3)计算第一门限τ1:
根据脉冲个数L、参考单元个数K、局部雷达站干扰个数D及局部虚警概率pfa计算第一门限τ1:
τ1=-1/(K-L+D+1)×log(pfa),
其中,log(·)表示对数运算;
(4)将局部检验统计量Z中的每个元素Zn与第一门限τ1相比较:
若Zn≥τ1,则将数据Zn传输到融合中心,记传输到融合中心的数据为B=[B1,…,Bm,…,BM],Bm为B中第m个元素,m=1,2,...,M,M为传输到融合中心的数据个数;
若Zn<τ1,则数据Zn不传输;
(5)根据传输到融合中心的数据个数m、脉冲个数L,参考单元个数K,干扰子空间个数D,局部虚警概率pfa以及全局虚警概率Pfa计算第二门限η2:
η2={η2:F(η2|N,1/(K-L+D+1))=Pfa},
其中,
t表示积分因子,!表示阶乘运算;
(6)对传输到融合中心数据B中的元素进行求和,得到全局检验统计量E,将全局检验统计量E与第二门限η2比较:若E≥η2,则判决目标存在,若E<η2,则判决目标不存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第n个局部雷达站中的原始数据Xn为L×(K+1)维的矩阵,其表示如下:
其中,xnls表示第n个局部雷达站中第l个脉冲的第s+1个数据,l=1,2,...,L,s=0,1,...,K,L为一个非相干积累周期中所包含的脉冲个数,s=0时,xnls代表检测单元信息,s=1,2,...,K时,xnls代表检测单元附近参考单元信息,K代表检测单元附近参考单元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对数据矩阵X中的元素进行广义似然比检测,按如下步骤进行:
2.1)根据已知的L×D维结构化干扰子空间矩阵Hn,计算L×(L-D)维干扰补空间Un:
2.1.1)根据已知的L×D维结构化干扰子空间Hn计算L×L维补空间映射En:
En=I-HnHn+,
其中,D表示局部雷达站的干扰源个数,I表示L×L维单位矩阵,(·)+表示共轭伪矩阵;
2.1.2)取L×L维补空间映射En的前(L-D)列元素,构成L×(L-D)维干扰补空间矩阵Un;
2.2)根据L×(L-D)维干扰补空间Un,计算局部检验统计量Zn:
其中,xn0表示原始数据Xn中第一列数据元素,xni表示原始数据Xn中第i+1列数据元素,表示求共轭矩阵,(·)-1表示求矩阵逆运算,(·)Τ表示求矩阵转置,|·|2表示求数据模平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06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测定血清胰岛素的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