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线材倒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0892.X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3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夏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海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0 | 分类号: | B21B39/00;B21B38/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317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线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线材倒钢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上安装有驱动杆,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开设有流通口,所述驱动杆贯穿安装腔的内侧壁并延伸至流通口的内部,所述流通口的内部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设有端头,所述端头上开设有钢筋孔,所述活动杆的顶壁和底壁上均设有限位板,所述流通口内部的顶壁和底壁上均开设有与限位板相互配合的限位滑槽。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红外线检测装置对钢筋的尺寸进行检测,并及时将断裂的钢筋推出,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力参与,高效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材冷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线材倒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冷轧线材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事故,如轧制线上的钢筋被拉断,发生这些事故时则需要停止轧制线的轧制工作,同时对这些废弃的钢筋进行处理,将其从轧制线内取出,然而进入到吐丝机中的钢筋想要取出非常困难,因为吐丝机的作用为将轧制的线材弯曲成一定直径的线圈,同时将线材弯曲前的高速直线运动转变为线圈弯曲后的沿轴线方向的低速直线运动,以实现高速线材的收集,进入到吐丝机内的线材已经成卷,在热轧线材生产线上,由于进入到吐丝机的钢筋还比较软,通过人为劳动就可以从吐丝机内抽出钢筋,而在冷轧线材生产线上由于轧制的钢筋硬度较大,靠人工从吐丝机内抽回钢筋的难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轧线材生产线上的钢筋发生断裂时不易抽回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冷轧线材倒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轧线材倒钢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上安装有驱动杆,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开设有流通口,所述驱动杆贯穿安装腔的内侧壁并延伸至流通口的内部,所述流通口的内部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设有端头,所述端头上开设有钢筋孔,所述活动杆的顶壁和底壁上均设有限位板,所述流通口内部的顶壁和底壁上均开设有与限位板相互配合的限位滑槽,所述安装座远离伺服电机一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出件口,且出件口的位置与端头的位置对应,所述流通口一侧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多个红外线发射器,所述流通口另一侧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多个红外线接收器。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为可编程89S51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流通口内部的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轴心均与钢筋孔的轴心重合。
优选地,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与驱动杆相互配合的活动孔,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活动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驱动杆相互啮合的螺纹。
优选地,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多个滚珠槽,每个所述滚珠槽内均设有滚珠。
优选地,所述安装腔和流通口之间开设有与驱动杆位置对应的杆孔。
本发明中,将该装置安装在轧制机和吐丝机之间,并将钢筋通过通孔穿在钢筋孔上,当钢筋发生断裂时,钢筋不再笔直行进,此时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发生较大波动,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使驱动杆转动,驱动杆与活动杆螺纹啮合,而限位板限制了活动杆的旋转能力,因此活动杆只能向前移动,将钢筋从出件口推出。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红外线检测装置对钢筋的尺寸进行检测,并及时将断裂的钢筋推出,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力参与,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冷轧线材倒钢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冷轧线材倒钢装置的左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海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海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0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