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何首乌超微粉饮片的制备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01348.7 申请日: 2017-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8236626A 公开(公告)日: 2018-07-03
发明(设计)人: 刘文彬;张天植;李延芳;严洋;张留洋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704 分类号: A61K36/704;A61K9/14;A61P7/06;A61P1/08;A61P27/16;A61P17/00;A61P21/00;A61P25/00;A61P15/00;A61P7/04;A61P3/06;A61K12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6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何首乌 超微粉 细粉 饮片 传统饮片 制备工艺 粗粉 热风循环烘箱 超微粉碎机 生物利用度 万能粉碎机 细胞破壁率 超微粉碎 粒径分布 平均粒径 饮片形式 游离蒽醌 原料处理 粗粉碎 溶出度 煎煮 均一 粒径 料盒 溶出 制备 药材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何首乌超微粉饮片的制备工艺,为解决制何首乌以常规饮片形式煎煮其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出的问题。包括下列步骤:原料处理:用热风循环烘箱在60℃下对制何首乌传统饮片干燥3h;粗粉碎:用万能粉碎机对制何首乌饮片进行粉碎,过二号筛,得到粗粉;筛分:将粗粉用药典筛进行粗分,过五号筛得到细粉,粒径为180µm‑20µm;超微粉碎:将细粉投于WZJ6贝利超微粉碎机中,细粉占料盒的2/3,‑5℃粉碎25min,平均粒径为30µm。本发明制备的超微粉粒径分布更均一,细胞破壁率高,化学成分没有改变,有效成分游离蒽醌的溶出度较传统饮片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药材的生物利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微粉的制备工艺,具体涉及到一种制何首乌超微粉饮片的制备工艺,属于中药饮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干燥块根的炮制品,具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和高脂血症等。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破壁技术。一般情况下,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有效成分只有透过细胞膜壁后才能被利用。超微粉碎技术能破坏中药材的细胞膜壁,能达到90%以上的细胞破壁率。当细胞破壁后其细胞内有效成分暴露出来,所以药效大幅度提高,而且起效速度快。特别是质地坚硬致密的药材,由于超微粉碎破壁后可免除溶媒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将药效成分溶出的漫长过程和障碍,因此更有利于缩短提取时间、降低用量。而且超微粉碎的最终产物是超微粉体,它具有细粉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殊的理化性质,如更小更均一的粒径,良好的溶解性、吸附性、分散性、化学反应活性等,有利于开发剂量小的新剂型。

何首乌为名贵中药之一,临床上常以6-12 g制何首乌常规饮片煎服,但因其多为不规则皱缩块片,厚约1cm,质坚硬,入药煎煮时所含的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造成药材浪费。现代研究表明,游离性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为制何首乌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蒽醌类化合物为脂溶性化合物,以常规饮片形式用水煎煮,更不利于其溶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何首乌超微粉饮片的制备工艺,解决上述常规饮片有效成分溶出度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制何首乌超微粉饮片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

(1)原料处理:用热风循环烘箱对60℃下对制何首乌常规饮片干燥3h,此操作是为了保证制何首乌饮片水分不超标,易于粉碎;

(2)粗粉碎:用万能粉碎机对制何首乌饮片进行粗粉碎,过二号筛,得到粗粉;

(3)筛分:将粗粉用药典筛进行粗分,过五号筛得到细粉,粒径为20µm-180µm,目的是为了方便后面的粉碎;

(4)超微粉碎:将细粉投于WZJ6贝利超微粉碎机中,细粉占料盒的2/3,于-5℃下粉碎25min得制何首乌超微粉,平均粒径为30µ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对制何首乌常规饮片、细粉和超微粉浸出物和含量分析试验证明,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的制何首乌超微粉饮片浸出物以及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显著高于制何首乌饮片和细粉。对制何首乌细粉和超微粉进行粒径、比表面积和单点总孔体积测定,发现超微粉较细粉粒径更小且更均一,比表面积和单点总孔体积均有十分显著的提高。此外,制何首乌超微粉饮片用开水冲泡,有效成分可快速溶出,服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试验例2红外鉴别中实施例(b)和对比例(a)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1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