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活性炭活性恢复的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2244.8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0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雷晓琴;段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晓琴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刘备 |
地址: |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活性炭 活性 恢复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活性炭活性恢复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的无定形碳,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碳。活性炭中除碳元素外,还包含两类掺和物:一类是化学结合的元素,主要是氧和氢,这些元素是由于未完全炭化而残留在炭中,或者在活化过程中,外来的非碳元素与活性炭表面化学结合;另一类掺和物是灰分,它是活性炭的无机部分,灰分在活性碳中易造成二次污染。活性炭由于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活性炭再生法,活性炭再生是吸附饱满的活性炭通过一定条件处理后再次活化。活性炭在环境保护,工业与民用方面己被大量使用,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然而活性炭在吸附饱合被更换后,使用活性炭吸附是一个物理过程,因此还可以采用高温蒸汽将使用过的活性炭内之杂质进行脱附,并使其恢复原有之活性,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再生后的活性炭其用途仍可连续重复使用及再生。活性炭再生是吸附饱满的活性炭通过一定条件处理后再次活化。
现有的高温恢复活性的方法由于高温加热不够均匀往往会导致一部分活性炭活性恢复,另一部分却还没有恢复的情况。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活性炭活性恢复的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活性炭活性恢复的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活性炭活性恢复的加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上隔板,壳体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前端穿过壳体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侧偏心处转动连接有传动转杆,上隔板上方中部转动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槽,传动槽套设于传动转杆外侧,所述摆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翻动板,上隔板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鼓风孔,鼓风孔上方左右均固定连接有热风机,热风机出风口朝向下方,所述壳体顶部固定开设有若干进风孔;所述壳体内部下方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导向滑槽,导向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底板,弧形底板下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所述壳体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座,电机座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转盘,传动转盘上方偏心处转动连接有下连杆,壳体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下隔板,下隔板向后侧倾斜,所述下隔板中部滑动连接有上连杆,上连杆与下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底板下方开设有出料口,上连杆与弧形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上方固定连接有出料挡板,出料挡板与上连杆滑动连接,所述出料挡板与出料口相配合,所述壳体底部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翻动板上方固定连接有若干弧形凸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左侧壁开设有加料口,加料口位于上隔板下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后侧下方开设有排料口,出料挡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压杆,压杆外端位于排料口外侧,排料口与下隔板平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为金属弹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电机通过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风机通过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加热管通过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隔板倾斜角度为5°-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使活性炭恢复活性,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得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分解气化,进而恢复活性,装置能够充分将活性炭混合均匀,保证活性炭性能的整体恢复,避免活性炭局部活性恢复,局部活性仍旧较低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活性炭活性恢复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活性炭活性恢复的加工设备中Ⅰ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一种用于活性炭活性恢复的加工设备中部的左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支撑垫、3-上隔板、4-驱动轴、5-转动盘、6-传动转杆、7-摆动杆、8-传动槽、9-翻动板、10-弧形凸起、11-鼓风孔、12-热风机、13-进风孔、14-加料口、15-导向滑槽、16-导向滑块、17-弧形底板、18-电加热管、19-电机座、20-电机、21-传动转盘、22-下连杆、23-下隔板、24-上连杆、25-出料口、26-出料挡板、27-弹簧、28-排料口、29-压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晓琴,未经雷晓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2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