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紫花苜蓿控制河滩沙地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2304.6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曲波;许玉凤;王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B79/02;A01G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9 | 代理人: | 霍光旭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紫花苜蓿 控制 河滩 沙地 入侵 植物 刺萼龙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系统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紫花苜蓿控制河滩沙地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刺萼龙葵是中国重要外来入侵植物,植物种子量大,易于传播,在附近的农田边已经发现,并且有蔓延的趋势,外来生物的入侵对沿岸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外来生物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替代控制是利用植物种间的竞争规律,用一种或多种植物的生长优势抑制入侵杂草的繁衍,已达到防治或减轻危害的目的,替代控制,是外来入侵植物的一种有效生态控制方法。
刺萼龙葵抗逆性极强,已在辽宁大凌河沿岸河滩地形成优势种群,严重影响了当地河滩地植物多样性,且其全株具刺,牲畜不食,河滩地为脆弱生境的一种,土质薄,沙化严重,砾石多,在非洪水季节土壤含水量低,洪水季节,被河水淹没,植物群落不稳定。因此,在河滩沙地建立替代植物的稳定种群是防治刺萼龙葵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紫花苜蓿控制河滩沙地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紫花苜蓿控制河滩沙地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沙地处钻井,然后设置喷灌系统;
b:焚烧、翻地、平地,其中翻地的深度为26-30cm;
焚烧枯枝落叶,因为在地上残留的枯枝落叶中包含有大量的果实和种子,幼苗的萌发是以果实为单位的,所以焚烧可以有效减少外来入侵植物的繁殖体数量,从根源上达到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目的。
深翻:在地的表层土壤上分布有大量的外来入侵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种子落在地表,体积小,但是数量非常庞大,地表黑压压的一层,经过深翻26-30cm以后,大量的种子都被埋进深层的土壤中,使它们不能正常地萌发形成幼苗,从而达到了一定的控制效果。
c:播种、覆沙、覆盖草帘,其中播种时采用撒播方法,紫花苜蓿每亩 20kg;
由于河滩地为脆弱生境,综合条件差,播种时加大播种量,因此紫花苜蓿在播种时每亩播种20kg,并且采用撒播的方式。
d:用喷灌系统进行喷灌,每天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个喷灌一次,每次喷灌3小时;一方面满足种子萌发对水分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阳光照射后河沙地表面温度过高,有防止灼伤幼苗的作用。
进一步优化:在步骤c中,播种完成后,在种子上覆沙的厚度为1cm,;整个种植地采用草帘覆盖,草帘厚度为2cm,直至出苗把草帘揭开。
本发明的优点:首先因为紫花苜蓿为多年生植物,种植一年,建立种群后,不用再管理,从而省去了后续管理的成本,并且刺萼龙葵为一年生草本,同时一亩土地使用紫花苜蓿替代控制刺萼龙葵可比使用农药节省15 元,无农药污染,一亩地产紫花苜蓿干草200kg,干草单价每公斤0.54元/kg,从第二年起,每公顷地可收益0.54×200×150=16200元。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紫花苜蓿控制河滩沙地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沙地处钻井,然后设置喷灌系统;
b:焚烧、翻地、平地,其中翻地的深度为26-30cm;
焚烧枯枝落叶,因为在地上残留的枯枝落叶中包含有大量的果实和种子,幼苗的萌发是以果实为单位的,所以焚烧可以有效减少外来入侵植物的繁殖体数量,从根源上达到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目的。
深翻:在地的表层土壤上分布有大量的外来入侵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种子落在地表,体积小,但是数量非常庞大,地表黑压压的一层,经过深翻26-30cm以后,大量的种子都被埋进深层的土壤中,使它们不能正常地萌发形成幼苗,从而达到了一定的控制效果。
c:播种、覆沙、覆盖草帘,其中播种时采用撒播方法,紫花苜蓿每亩 20kg;
由于河滩地为脆弱生境,综合条件差,播种时加大播种量,因此紫花苜蓿在播种时每亩播种20kg,并且采用撒播的方式。
d:用喷灌系统进行喷灌,每天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个喷灌一次,每次喷灌3小时;一方面满足种子萌发对水分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阳光照射后河沙地表面温度过高,有防止灼伤幼苗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2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刹车钳卡簧(1002)
- 下一篇:汽车刹车钳卡簧(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