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2911.2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吴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08 | 分类号: | C07C67/08;C07C69/753;C08K5/1535;C08L2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萜烯基 增塑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以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和异辛醇为原料,同时加入催化剂和带水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酯化反应一定时间,反应后通过减压蒸馏回收带水剂环己烷和异辛醇,分离出催化剂,得到萜烯基增塑剂,其中,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和异辛醇的摩尔比为1:3.0-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催化剂的制备:将1,4-丁烷磺内酯、甲苯和1-甲基咪唑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通过对反应液减压抽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中间体1-甲基咪唑内磺酸盐,将中间体在去离子水中与浓H2SO4在一定温度进行反应,得到[HSO3-bmim]+[HSO4]-离子液体,即为催化剂;
(2)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的制备:将马来酸酐与等摩尔β-月桂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反应液,通过对反应液减压蒸馏,得到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
(3)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在带水剂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和异辛醇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酯化反应,通过对反应后的液体减压蒸馏、分离催化剂,得到-(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异辛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先将1,4-丁烷磺内酯在甲苯中溶解,再加入1-甲基咪唑在温度为80℃下反应时间为2h得到反应液,对反应液进行减压抽滤得到白色沉淀,采用乙酸乙酯对白色沉淀洗涤三次,在100℃真空干燥5h,得到中间体1-甲基咪唑内磺酸盐,将中间体在去离子水中与浓H2SO4在90℃下反应2h,通过真空除水得到[HSO3-bmim]+[HSO4]-离子液体,
其中,1,4-丁烷磺内酯与1-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1,中间体与浓H2SO4的摩尔比为1:1,浓H2SO4,的加入方式为常温滴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在四口烧瓶中加入马来酸酐,加热搅拌至温度为50℃-60℃,向四口烧瓶中加入β-月桂烯在温度70℃反应3-4h,反应后采用减压蒸馏得到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其中,马来酸酐和β-月桂烯的摩尔比为1:1,β-月桂烯加入四口烧瓶内的速度控制在0.5h内滴加完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马来酸酐与β-月桂烯的反应时间为3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四口烧瓶中装有加热套、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管,其中回流冷凝管上接内置有CaCl2的干燥管;
采用减压蒸馏,收集180℃/1.05kPa下的馏分,即为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在三口烧瓶中对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与异辛醇在保持回流的温度下进行酯化反应;
减压蒸馏回收带水剂和未反应的异辛醇,降温后分离出催化剂
其中,三口烧瓶中装有加热套、搅拌器、温度计和分水器,分水器上连接有回流冷凝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和异辛醇的摩尔比为1: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加入催化剂的量为反应液总量的1.5%;
所述带水剂为环己烷,所述环己烷的用量为原料总量的5%-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萜烯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己烷的用量为原料总量的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29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