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3090.4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陈锡麟;潘敏尧;陈忠平;何威;冯波宇;伍航宇;黄小波;黄威龙;张善硕;赵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2 | 分类号: | C04B24/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增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世纪20年代英国人J·阿斯普丁发明了波特兰水泥之后,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 和石作为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制成的水泥混凝土,由于其良好的强度和耐久 性能已经成为土木工程中最大宗的建筑材料,它不仅被广泛地用于楼房建筑、公路、桥梁、 水利设施、隧道等基础设施上,而且广泛应用于海洋开发地热工程、原子能工程和宇宙开发 等特殊工程中。混凝土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使用水泥,而水泥在制备过程中首先要煅烧石灰石 制备熟料,在熟料制备过程中,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生产1t熟料排放约1t的CO2废气) 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环境的大量有害气体和污染物,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成为可持续发展 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正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工程技术界 和材料科学界的高度重视。21世纪在发展的同时,更需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最大宗的 建筑材料混凝土在保证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或更多的使用工业废渣替代 水泥,制备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对于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混凝土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技术伴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和低碳节能的政 策要求不断向前发展,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能耗势在必行。研究发现混凝土中有接近20% 的水泥未能水化,仅作为填充材料,这既造成胶凝材料的浪费,也导致水泥不能充分发挥其 强度作用。因此,研发新型外加剂,促进水泥水化是提高胶凝材料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8%~22%次亚硫酸钠,12%~20%三 乙醇胺,12%~20%六偏磷酸钠,8%~15%二乙烯三胺五羧酸钠,4%~11%丙烯酰胺,余量为水。
优选的,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0%~20%次亚硫酸钠, 15%~18%三乙醇胺,15%~19%六偏磷酸钠,10%~14%二乙烯三胺五羧酸钠,5%~10%丙烯酰 胺,余量为水。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次亚硫酸钠和水在反应釜混合后,加热搅拌;
2)加入六偏磷酸钠,维持步骤1)的温度继续搅拌;
3)停止搅拌和加热,加入三乙醇胺、二乙烯三胺五羧酸钠和丙烯酰胺,在室温下混合搅 拌;
4)密闭反应釜加热反应,冷却后出料,得到混凝土增效剂,混凝土增效剂的组成如上所 述。
步骤1)中,加热温度为35~45℃,搅拌时间为25~35min。
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8~15min。
步骤3)中,混合搅拌的时间为25~35min。
步骤4)中,加热的温度为75~85℃,反应时间为50~7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混凝土增效剂,通过提高水泥的分散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水 泥的作用,提高水泥矿物的水化程度,从而提高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并通过促进较难水化矿 物的水化,增加凝胶体数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降低了混凝土的塌落度。同时本发明 的增效剂还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能,能提高水泥颗粒及矿物掺合料的分散性能,故能提高混凝 土拌合物的均质性及和易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8%~22%次亚硫酸钠,12%~20%三 乙醇胺,12%~20%六偏磷酸钠,8%~15%二乙烯三胺五羧酸钠,4%~11%丙烯酰胺,余量为水。
优选的,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0%~20%次亚硫酸钠, 15%~18%三乙醇胺,15%~19%六偏磷酸钠,10%~14%二乙烯三胺五羧酸钠,5%~10%丙烯酰 胺,余量为水。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次亚硫酸钠和水在反应釜混合后,加热搅拌;
2)加入六偏磷酸钠,维持步骤1)的温度继续搅拌;
3)停止搅拌和加热,加入三乙醇胺、二乙烯三胺五羧酸钠和丙烯酰胺,在室温下混合搅 拌;
4)密闭反应釜加热反应,冷却后出料,得到混凝土增效剂,混凝土增效剂的组成如上所 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固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3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