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替式蒸汽驱开发方法及蒸汽驱开发井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3319.4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辉;刘贵满;张世民;李洪光;杨晓涛;李杰;王淑君;沈尘;张威;李明金;唐龙;刘哲;于立明;韩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30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陈伟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替 蒸汽 开发 方法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替式蒸汽驱开发方法及蒸汽驱开发井网结构,所述方法包括:部署包括多口井的基础井网,多口井以多行多列n×n的形式排布,n为大于3的奇数,且每行和每列中相邻的两口井的距离相等,记为L;在基础井网组建第一套注汽井,包括以第二行和第二列的交点所在井为起点,选取偶数行2i和偶数列2j的交点所在处的井,i、j=1、2、3…(n‑1)/2,并且处于同一行和同一列的井之间的距离为4L;对第一套注汽井实施注蒸汽作业;在基础井网组建第二套注汽井,包括在第一套注汽井中,选取位于同一行以及同一列中相邻两口井的中点位置处的井;对第二套注汽井实施注蒸汽作业。本申请的交替式蒸汽驱开发方法能够使井网中每口井均能受效,蒸汽驱开发效果较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蒸汽驱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替式蒸汽驱开发方法及蒸汽驱开发井网结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蒸汽驱开发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反九点、五点、反七点井网等注汽井网井组互相连片注汽开发,这种开采方式通常初期油汽比较低,见效周期长,在实施一段时间后蒸汽的热量利用率严重偏低,之后大多数采用降低注汽速度或者降低注汽干度开发方式,而这两种开发方式都不利于蒸汽驱开发,会造成蒸汽腔缩小甚至消失,对于蒸汽驱开发提高采收率贡献有限。目前存在以下缺点:
1、降低注汽速度,蒸汽腔可以短期维持,长时间注的话井底干度降低,汽腔短期维持后快速收缩,不能保证继续有效地进行驱替采油,使产量降低,最终导致采收率下降。
2、降低注汽干度,即下调注汽干度或者注热水,相对操作简单,但是蒸汽腔会更加快速收缩,很难再恢复,导致采收率下降幅度加大。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设计的此种交替注汽井网。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替式蒸汽驱开发方法及蒸汽驱开发井网结构,其能够使井网中每口井均能受效,注蒸汽开发效果较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交替式蒸汽驱开发方法,包括:
部署基础井网,所述基础井网包括多口井,多口井以多行多列n×n的形式排布,n为大于3的奇数,且每行和每列中相邻的两口井的距离相等,记为L;
在所述基础井网组建第一套注汽井,包括:以第二行和第二列的交点所在井为起点,选取偶数行2i和偶数列2j的交点所在处的井,其中,i、j=1、2、3…(n-1)/2,并且处于同一行和同一列的井之间的距离为4L;
对所述第一套注汽井实施注蒸汽作业;
在所述基础井网组建第二套注汽井,包括:在所述第一套注汽井中,选取位于同一行以及同一列中相邻两口井的中点位置处的井;
对所述第二套注汽井实施注蒸汽作业。
优选地,在组建所述第一套注汽井的步骤中,位于同一行以及同一列中相邻两口井的中点位置处的井为二线受效井;
在所述组建第二套注汽井的步骤中,所述二线受效井即为所述第二套注汽井;
所述基础井网所包含的n×n口井中,除去所述第一套注汽井以及所述二线受效井外,剩余井均为一线受效井;
在对所述第一套注汽井实施注蒸汽作业步骤中,的所述一线受效井处于单向受效状态,的所述一线受效井处于双向受效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3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