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3395.5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景华;李正;李玉江;吴青伟;李钉锐;郭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玉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氨水 氨水处理 加热 蒸氨塔 除油 碱液 蒸氨 过滤 预处理 氨水 后续工艺 碱液调节 焦化过程 焦化技术 预热过程 杂质除去 杂质处理 悬浮物 预加热 沸点 去除 废水 排放 | ||
本发明属于焦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氨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氨水进行过滤,去除颗粒和悬浮物;将过滤后的剩余氨水进行静置,进行除油处理;将调节PH值后的剩余氨水加热至预处理温度;往除油处理后的剩余氨水中加入碱液,调节PH;加热至设定温度;将加热至设定温度的剩余氨水注入蒸氨塔中进行蒸氨处理,得到经过蒸氨处理的废水。本发明的氨水处理工艺增加了预加热步骤,再加入碱液调节PH,降低了碱液的用量,提高了后续工艺的效率,预热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将一些沸点相对较低的杂质除去,减轻了蒸氨塔内部杂质处理的压力,减轻了氨水排放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焦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氨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焦化厂炼焦过程产生的氨水中含有氨、酚、硫化物、氰化物、毗咤和焦油等有毒有害物质,一部分氨水循环回至焦炉上升管喷洒焦炉煤气,该部分称之为循环氨水,除循环氨水外,剩余氨水只能处理后送至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目前,剩余氨水的处理一般都采用蒸汽蒸氨法,蒸汽法蒸氨是以蒸汽作为载体,利用蒸馏的方法将水中溶解的氨氮转移至蒸汽中,从而达到脱除氨氮的目的。
剩余氨水中氨氮主要以游离氨和固定铵盐两种形式存在,除氨氮外,剩余氨水中还含有一定浓度HCN,H2S,挥发酚等呈酸性的物质,游离氨在蒸汽气提过程中易从水中蒸出,而固定铵盐是强酸弱碱盐,在水中难以分解,蒸氨过程中不易脱除,因此,要经过加碱过程将固定铵盐转化为游离氨,可以有效地提高蒸氨效率。现有技术中,碱液直接投加到焦化产生的剩余氨水中,然后通过蒸氨塔蒸氨,碱液的投加量过大,给焦化厂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且由于剩余氨水中氨氮和氰化物的去除作用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在碱液投加量较多时,蒸氨后废水中氰化物、酚类等物质浓度则会较高,含有高浓度的氰化物、酚类等污染物的蒸氨废水送至生化系统后依然对微生物造成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氨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过程复杂、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氨水处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氨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氨水进行过滤,去除颗粒和悬浮物;
(2)将过滤后的剩余氨水进行静置,进行除油处理;
(3)将调节PH值后的剩余氨水加热至预处理温度;
(4)往除油处理后的剩余氨水中加入碱液,调节PH至11-13之间;
(5)将调节PH值后的剩余氨水加热至设定温度;
(6)将加热至设定温度的剩余氨水注入蒸氨塔中进行蒸氨处理,得到经过蒸氨处理的废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剩余氨水静置处理的时间为8-12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预处理温度为80-12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加入的碱液为质量百分数30-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设定温度为120-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氨水处理工艺首先采用对氨水进行过滤和除油操作后,增加了预加热步骤,再加入碱液调节PH,降低了碱液的用量,提高了后续工艺的效率,同时,在碱液加入之后,采用先预热后蒸氨的工艺步骤,预热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将一些沸点相对较低的杂质例如二氧化碳、HCN以及挥发性和游离状态的氨物质除去,减轻了蒸氨塔内部杂质处理的压力,去除固定铵盐和剩余的小部分HCN、挥发酚,H2S等污染物质,减轻了氨水排放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玉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玉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3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