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鞋子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4498.3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乐图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6 | 分类号: | B29C45/06;B29C45/38;B29C45/17;B29L31/50 |
代理公司: | 33213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秉中<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子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鞋子成型设备,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鞋子成型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的转盘、固设在转盘边缘的注塑模具以及能将塑料输送至注塑模具的进胶口内的注塑机构,注塑模具包括鞋楦和处于鞋楦底部的底模,鞋楦和底模的分布方向与转盘轴向相垂直,进胶口呈直条状,鞋楦位于进胶口和转盘之间,鞋楦上贯穿开设有使进胶口与底模型腔连通的导料孔,导料孔为直孔或斜孔;还包括能将注塑后形成在导料孔内的料头朝远离转盘的方向拉出并使其自动掉落的去料头机构,注塑机构和去料头机构均设于转盘一侧且两者沿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注塑模具开合的控制机构。本设备具有能自动拉断料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鞋子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胶鞋、塑鞋等鞋子中鞋身和鞋底的结合制造一般多是通过注塑模具来实现的。现有的注塑模具一般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固定在下模座上的底模和夹模以及位于上模座和底模之间的鞋楦。其中,鞋楦、夹模和底模包围形成注塑型腔,且底模上设有与底模型腔连通的进胶口。注塑时,注塑机通过进胶口往注塑型腔内注入塑料,完成鞋身和鞋底注塑一体成型。
注塑完毕后,会有部分塑料在进胶口和底模型腔之间形成料头,且料头和鞋子形成为一体式结构。现有鞋子成型设备存在两个问题:1、需要人工手动剪断料头,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投入人力,增加成本;2、由于料头是位于鞋底外的,剪断料头后会在鞋底部位留下痕迹,影响鞋子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鞋子成型设备,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自动分离料头和鞋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鞋子成型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的转盘、固设在转盘边缘的注塑模具以及能将塑料输送至注塑模具的进胶口内的注塑机构,所述的注塑模具包括鞋楦和处于鞋楦底部的底模,且鞋楦和底模的分布方向与转盘的轴向相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胶口呈直条状并沿鞋楦和底模的分布方向延伸,且鞋楦位于进胶口和转盘之间,所述的鞋楦上贯穿开设有使进胶口与底模的型腔连通的导料孔,且导料孔为直孔或斜孔;本设备还包括能将注塑后形成在导料孔内的料头朝远离转盘的方向拉出并使其自动掉落的去料头机构,注塑机构和去料头机构均设于转盘一侧且两者沿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注塑模具开合的控制机构,且注塑模具在注塑机构和去料头机构之间转动时处于合模状态。
使用过程如下:注塑模具从初始位置转至注塑机构处进行注塑成型,完成鞋身和鞋底注塑一体成型;注塑完毕后,注塑模具转至去料头机构处,且上述的转动过程也是鞋子冷却过程;在去料头机构的作用下,成型在导料孔内的料头被拉出,且被拉出的料头会自动掉落,由于注塑成型的原因,料头和鞋底是一体的,而将料头拉出也就意味着料头与鞋底分离;料头拔出后,注塑模具转动至初始位置,此时注塑模具处于开模状态,将外套有成型后的鞋子的鞋楦取出,并替换新的鞋楦,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在本设备中,鞋子和料头分离的操作是由去料头机构自动完成的,且料头在被拉出后会自动掉落,这样便可有效减少人工后续操作,来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又节省了人力,以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料头和鞋底的连接处位于鞋子内部,且在实际加工时,鞋内会设置鞋垫以进一步隐藏上述的连接处,以有效提高鞋子的美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乐图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乐图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44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门
- 下一篇:一种生产建材用按钮式地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