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镁合金的新型活性钨极氩弧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5173.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沈骏;谢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23;B23K9/235;B23K3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镁合金 新型 活性 钨极氩弧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镁合金焊接气孔率,增加接头力学性能的活性钨极氩弧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好和易回收等一系列优点,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中。作为储镁大国,镁合金的产业化应用已成为我国的科技战略发展目标之一。然而,镁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滑移系少,使其在常温下塑性变形能力低。这些性质导致镁合金复杂结构件的生产与制备困难且成本较高。因此开发高质、高效、节能、低耗的镁合金先进连接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近来,镁合金的焊接方法主要集中在钨极氩弧焊(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TIG)、激光焊、搅拌摩擦焊和电子束焊等,TIG焊由于其便利性和经济性在镁合金焊接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TIG焊存在熔深浅(≤3mm)和焊接效率低等缺点。对于厚度大于3mm的板材焊接,需要通过开坡口、多道焊、双面焊等工艺实现,复杂了厚板镁合金的焊接工艺。此外,在镁合金厚板的单道TIG焊中,通过改变参数增加焊接热输入的方法,如增大焊接电流,增大焊接电压,降低焊接速度等对增加TIG焊接接头熔深的作用影响甚微,同时还会增加钨极和焊材的损耗,并造成焊缝金属的污染,从而降低焊接质量。为了解决TIG焊接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焊接方法—活性钨极氩弧焊接(Activating Flux 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A-TIG),并开发了用于钛合金的活性剂。甘肃工业大学的樊丁等人开发了用于低碳钢和不锈钢的TIG焊的活性剂。大连理工大学的刘黎明等人研究开发了用于镁合金焊接的活性剂。
在镁合金的A-TIG焊中,常用的活性剂可分为氧化物和卤化物(氯化物和氟化物等),氧化物活性剂以TiO2和Cr2O3为代表,常见的卤化物活性剂为CaF2、MnCl2。氧化物活性剂通过“表面张力理论”,即改变熔池运动行为增加溶深,在增加溶深的同时,也带入了大量的焊接热,从而粗化了接头的晶粒组织,从而降低接头的力学性能。卤化物活性剂(氯化物和氟化物等)大多具有腐蚀性与毒性,吸水受潮易使焊缝出现大量氢气孔。由于气孔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以上研究主要解决的是TIG焊的熔深较浅和焊接效率低等问题,对镁合金TIG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孔,未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此外,由于镁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膜。但镁合金氧化膜不致密,吸水性强,具有更大的气孔倾向。因此,在采用A-TIG焊进行镁合金焊接时必须研究对各种缺陷的消除措施,以得到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焊接接头。而且,从生产应用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减少次品量,降低焊接成本。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可以增加焊缝熔深,改善焊缝表面成形,又可以减少气孔的镁合金新型A-TIG焊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减少镁合金活性钨极氩弧焊接接头气孔率的焊接方法。该方法可以一次实现厚板的焊接。既可以显著提高焊接接头的熔深又可以减少焊接接头的气孔率,从而达到提高焊接质量,提升接头拉伸性能,满足更加高要求的工业生产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被焊工件表面仔细打磨并用酒精清洗以除去氧化物和油污;
(2)将混合活性剂用扁平毛刷将糊状活性剂均匀涂敷在试样上表面,涂覆宽度约为40mm,涂层厚度约为0.3mm;
(3)待涂敷在待焊件镁板表面的混合活性剂中的丙酮完全挥发后,进行TIG焊接。
(4)混合活性剂是由TiO2和CaF2活性剂粉末按比例混合并充分碾磨后,加入适量丙酮使其成为糊状形成的活性剂;
(5)上述活性剂的重量配比为:TiO2:60%~65%,CaF2:35%~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5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