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培养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5283.3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城市奥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4 | 分类号: | A01G18/6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黄光辉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针菇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金针菇培养箱。
背景技术
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金针菇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人工养殖金针菇,大多使用塑料培养袋进行两端种植,将此培养袋堆集在水泥砌成的多层培养床上防止培养袋滚动。此种种植方式存在装料困难,每包菌袋均需要人工填料,效率较低,还存在前期菇房投入大,培养袋不能重复利用造成白色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金针菇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针菇培养箱。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金针菇培养箱,包括箱体,其特征是箱体为长方体结构,上部设有正方形的开口,开口上方设有方形的进料口盖进行密封,箱体前部和后部对称布置四个出菇口,出菇口口沿为光滑平面,出菇口与箱体之间的连接处为圆角。
优选的,所述箱体横截面为带有圆角的长方形。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楞均设有圆角。
优选的,所述箱体长为40cm,宽40cm,高18cm。
优选的,箱体上的长方形开口的尺寸为35cm*35cm。
优选的,所述出菇口为圆形,出菇口(2)的直径为15c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金针菇培养箱可以实现一次装料生长四株金针菇,大大提高了培养基的利用率,且生长出的金针菇形状美观。培养箱可以堆叠,省去了制作金针菇种植床的步骤,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箱体,2、出菇口,3、进料口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金针菇培养箱由箱体1,出菇口2,进料口盖3构成。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结构,上部设有正方形的开口,开口上方设有方形的进料口盖将开口处密封,箱体前部和后部对称布置四个出菇口,出菇口口沿为光滑平面,出菇口与箱体之间的连接处为圆角。所述箱体横截面为带有圆角的长方形。
所述箱体的楞均设有圆角。
所述箱体长为40cm,宽40cm,高18cm。
箱体上的长方形开口的尺寸为35cm*35cm。
所述出菇口为圆形,出菇口(2)的直径为15c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金针菇培养箱可以实现一次装料生长四株金针菇,大大提高了培养基的利用率,且生长出的金针菇形状美观。培养箱可以堆叠,省去了制作金针菇种植床的步骤,节约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城市奥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邹城市奥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5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高压瓷柱式设备搬运车
- 下一篇:食用菌种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