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播种的旋耕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5364.3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3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俏佳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振玉 |
地址: | 434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播种 旋耕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播种的旋耕机。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在播种时,使用的农机功能比较单一,常先用旋耕机进行土壤的松散和平整,然后再用两套机械或用一套具有施肥和播种功能的机械分别进行施肥和播种。用这些机械进行播种工作不仅动力消耗多,作业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而且施肥播种质量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农业播种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播种的旋耕机,旨在实现旋耕机的多功能化。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播种的旋耕机,包括旋耕机本体,具有这样的特征,旋耕机本体上设有播种机架,播种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播种箱,播种箱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播种箱的底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安装腔内设有筛板和直线电机,筛板可在直线电机的驱动下沿安装腔做水平往复直线运动,出料口、安装腔和播种箱依次连通。
上述的旋耕机,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直线电机设于筛板的一侧,且其输出端与筛板的一端连接。
上述的旋耕机,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安装腔内还设有限位簧,且其一端与安装腔的内壁连接,且其另一端与筛板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的旋耕机,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播种箱的数目为4个。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提供的旋耕机中,通过直线电机驱动筛板往复直线运动,上述筛出动作可避免播种箱内种子因堆积效应而不能顺利进入进料口并落入土地上的情形。本发明提供的可播种的旋耕机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可播种的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旋耕机本体;2、播种机架;3、播种箱;4、出料口;5、安装腔;6、筛板;7、直线电机;8、限位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可播种的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可播种的旋耕机,包括旋耕机本体1,旋耕机本体1上设有播种机架2,播种机架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4个播种箱3,播种箱3的底部设有安装腔5,安装腔5的底部设有出料口4,安装腔5内设有筛板6和直线电机7,筛板6可在直线电机7的驱动下沿安装腔5做水平往复直线运动,且筛板6上均匀设有筛孔。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旋耕机中,通过直线电机7驱动筛板6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逐渐将播种箱3内的种子以筛出的形式滤出并顺利的掉落至土地上,确保播种成功。本实施例中通过筛板6对播种箱3内种子具有左、右搅动和筛出功能,上述左、右搅动的筛出形式可以通过种子间的相互摩擦矫正可能堵塞于筛孔中的种子,使其顺利穿过筛孔掉落入地上,因而可避免种子堵塞筛孔的可能,因而可避免采用振动电机和振动筛相配合的振动筛出形式中存在的因播种箱3内种子堆积压力过大等原因而导致振动筛无法有效将堵塞于筛孔内的种子振动筛出的情形。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播种的旋耕机的滤出效率更高,且播种连续、不间断。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耕机中还包括限位簧8,限位簧8设于安装腔5内,其一端与安装腔5的内壁连接,且其另一端与筛板6的另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限位簧8作为安全限位装置,防止可能存在的因直线电机7失效而导致筛板6因过度挤压而损坏的情况的产生。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俏佳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俏佳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5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