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温正火炉的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5966.9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兴;陈斌;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永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144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室 鼓风机 冷却装置 冷却 等温正火炉 热处理 冷却盘管 内腔中 鼓风管 第一换热器 冷却室内壁 底部连接 底部连通 节能环保 冷却效率 抽风机 风冷却 回收管 回收箱 冷却液 输送管 风冷 空腔 内壁 内腔 水冷 外壁 配合 室外 自动化 室内 回收 交换 | ||
本实发明公开了热处理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等温正火炉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所述冷却室的外壁内腔中设置有空腔,所述冷却室的内壁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回收管的底部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冷却室的左侧底部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顶部通过鼓风管与冷却室的内腔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右侧连接有输送管,通过冷却液通入冷却室内壁的冷却盘管和冷却室外壁内腔中的空腔,实现对冷却室内热处理后的工件的水冷冷却,然后配合鼓风机和抽风机,实现对工件的风冷却,风冷和水冷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冷却效率,且实现了热量的交换,提高了热量的回收效率,还能够实现对冷却速率的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该发明使用方便,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发明涉及热处理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等温正火炉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等温正火炉一般包括加热炉、输送带、冷却室、等温炉,冷却室用于将从加热炉输送出的工件冷却至理想温度范围内。现有的冷却方法是采用风机直接对工件进行吹风以达到冷却的效果,然后再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冷却效率低,冷却速度慢,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热能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等温正火炉的冷却装置。
实发明内容
本实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温正火炉的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冷却方法虽然简单,但冷却效率低,冷却速度慢,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热能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等温正火炉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所述冷却室的外壁内腔中设置有空腔,所述冷却室的内壁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室的顶部中央位置设置有冷却液进管,所述冷却室的内腔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室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和冷却液进管均与空腔相连通,所述回收管的底部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内腔左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回收管的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收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所述冷却室的左侧底部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顶部通过鼓风管与冷却室的内腔底部连通,所述冷却室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右侧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排放管,所述输送管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输送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排放管,所述第二排放管的内腔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控制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鼓风机、抽风机、流量调节阀和显示屏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冷却盘管的左侧顶部的进液口和右侧底部的出液口均与空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红外线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第二电磁阀的右侧,所述第二电磁阀位于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回收箱的外壁套接有聚氨酯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可编程逻辑控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实发明提出的一种等温正火炉的冷却装置,通过冷却液通入冷却室内壁的冷却盘管和冷却室外壁内腔中的空腔,实现对冷却室内热处理后的工件的水冷冷却,然后配合鼓风机和抽风机,实现对工件的风冷却,风冷和水冷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冷却效率,且实现了热量的交换,提高了热量的回收效率,还能够实现对冷却速率的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该发明使用方便,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永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永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59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