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原位耦合光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7520.X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3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官垒;张雨晨;李树然;刘振;闫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B01J1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王琛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原位 耦合 光催化 装置 | ||
1.一种等离子体原位耦合光催化装置,包括高压电源和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有管状的紫外灯以及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外壳两端分别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包括管状介质、内电极和外电极,所述紫外灯贯穿整个管状介质并与之平行且同轴,所述内电极贴近于管状介质的内表面,所述外电极贴近于管状介质的外表面,管状介质的内表面上负载有光催化剂,光催化剂的负载区域不超过内电极覆盖的范围;
所述高压电源的低压端通过引线与外壳以及内电极相连并接地,高压端通过引线与外电极相连;
所述高压电源采用交流电源或脉冲电源,所述外壳采用金属材质;
所述外电极采用网孔电极、线电极或管电极,所述内电极采用网孔电极或线电极;
所述高压电源的高压端引线通过外壳上的绝缘子连接至外电极上;
所述紫外灯与管状介质通过外壳内部的支撑件固定以保持两者平行且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原位耦合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介质的外表面根据外电极种类选择负载或不负载光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75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水淬渣的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虚拟技术的真人参与娱乐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