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及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7932.3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2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孝;张艳红;王胜忠;李强;高金少;易富连;黄钟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孝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加固 纠偏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及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基础纠偏,或采用断柱顶升调整纠偏,或采用基础土体迫降进行纠偏。但断柱纠偏,须先把柱断开,再采用千斤顶顶升调节,在断柱的过程中存在建筑安全风险,同时断柱后亦存在水平荷载(如地震)突发而产生房屋倾倒的风险,而且断柱顶升完成亦需对断柱重新加固连接,也存在着后期加固柱质量的安全隐患。基础土体迫降一般为掏土或射水方式,因土体性质,且位于地下,施工过程不便于精密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利用锚筋将、承重梁、千斤顶和建筑基础连为一个整体,用于在纠偏过程中将建筑基础整体顶升进行纠偏并利用支撑桩解决建筑物后期重复下沉倾斜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在建筑基础上开孔设置支撑桩,作为反力点固定千斤顶,通过锚筋、将承重梁、建筑基础和多个千斤顶连为一个整体,对建筑基础整体顶升进行纠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包括建筑基础、穿设于所述建筑基础的支撑桩、设置于所述支撑桩顶部的千斤顶、与所述千斤顶抵接的承重梁、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承重梁和建筑基础的锚筋;所述支撑桩的桩顶高于所述建筑基础的顶面,所述支撑桩的桩底嵌入持力层;所述承重梁设置于所述千斤顶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桩的顶端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的边缘凸出所述支撑桩的外壁,所述千斤顶放置于所述平台。
优选的,所述锚筋为多个,多个所述锚筋均匀分布并固定于所述建筑基础,多个所述锚筋的高度一致,每一个所述锚筋为冂型,所述锚筋的两个自由端固定于所述建筑基础,所述承重梁穿过多个所述锚筋并与所述锚筋的顶部抵接。
优选的,所述建筑基础设置有多个穿孔,每一个所述穿孔分别穿设一根所述支撑桩,所述穿孔的直径比所述支撑桩的外径大10-30mm,相邻两个所述穿孔之间的距离为支撑桩的外径的3-5倍。
优选的,所述建筑基础包括建筑的原基础和自所述原基础向外延伸的地梁,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地梁和/或所述地梁与原基础的接合处和/或原基础。
优选的,所述支撑桩为中空的管状,支撑桩的下部开设有多个呈梅花状分布的孔洞组,每一个所述孔洞组包括多个单孔,所述单孔的孔径为5-10mm,相邻单孔之间的间距为300-500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支撑桩的桩径、桩长和数量;
(2)确定锚筋的直径和数量、承重梁的种类以及千斤顶的规格;
(3)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支撑桩的数目,在建筑基础上进行支撑桩定位并根据桩径开设穿孔;
(4)将步骤(1)中的支撑桩穿过步骤(3)中的穿孔进行静力压桩,支撑桩的桩顶高于建筑基础的顶面;
(5)待步骤(4)中的支撑桩稳定后,在建筑基础的顶面植筋锚筋,将千斤顶固定于支撑桩上,将承重梁穿过同侧建筑基础上的锚筋,并将承重梁置于千斤顶上;
(6)调节千斤顶,随着千斤顶的顶升,将建筑基础沉降处抬升直至复位,完成纠偏;
(7)封桩。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根据地质情况及上部荷载情况选用支撑桩的桩长和桩径,并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结构与使用荷载,计算建筑物承重柱的柱底轴力,根据柱底轴力确定顶升支撑桩数量以及单个支撑桩的顶升反力,其中,柱底轴力Fk=作用于该承重柱各层的荷载Q的荷载组合;所述步骤(2)中,根据柱底轴力,计算顶升需要的锚筋锚拉力,确定锚筋的直径及数量;根据顶升反力选用千斤顶并计算承担锚筋的承重梁的截面,其中,顶升反力Fi≥柱底轴力Fk/该柱下基础的总桩数n;锚筋拉力×锚筋数量≥柱底轴力Fk。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建筑基础包括原基础和自所述原基础向外延伸的地梁,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地梁和/或地梁与原基础的接合处和/或原基础;所述步骤(4)中,支撑桩为中空的管状,支撑桩的下部开设有多个呈梅花状分布的孔洞组,当支撑桩静力压桩至持力层后,对支撑桩进行管内高压注浆,使支撑桩与四周的土体密实;当支撑桩无法通过静力压桩直接到达持力层时,在进行静力压桩前,先钻孔至持力层,再放置支撑桩进行静力压桩。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从穿孔处进行高压注浆封实,将支撑桩与建筑基础连为一体,完成封桩,然后将千斤顶和承重梁撤离,并将锚筋与支撑桩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孝,未经杨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7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均震穿心锤锤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沥青搅拌机用分流型搅拌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