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地下运营空间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8960.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中科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8B25/00;G08B29/18;G06Q50/2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地下 运营 空间 安全 监测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地下运营空间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用于及时发现地铁运营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包括:传感器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服务器和用户端,其中,服务器上设有数据库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传感器子系统将获取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子系统写入数据库子系统,管理人员使用用户端通过数据传输子系统连接到服务器后选取所要使用的应用,应用子系统根据管理人员选取的应用选择数据库子系统中的相应的环境信息和预设的判断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数据处理子系统,并由数据处理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并将分析的数据结果返回给相应的应用单元,由相应的应用单元通过可视化展示管理单元将分析的数据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地下运营空间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因其具备节省土地,减少噪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运输量大,占用地上面积少,运输速度快等特点,正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当前,地铁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大中城市人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世界各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球建设有地铁的城市已达120多座,并保持着每年新增2座城市的速度快速发展。
我国第一条地铁建设于1971年1月,到2014年我国投入运营地铁的城市已增至22座,共有95条地铁投入运营。近几年,随着地铁建设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地铁的通车里程处于高速的增长趋势。
随着地铁的高速发展和建设,地铁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尤其是运营中的安全问题,由于其所处空间以及人员密集、影响广泛等特殊性,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
如何高效、准确的监测地铁日常运营中地下运营空间的安全状态,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保证人民出行安全,准确的应对即将、甚至是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成为了地铁运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地下运营空间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主要针对地铁地下运营空间,例如地下车站、通道等,集空间环境、消防和安防设备状态、运输设施、客流人员等核心要素,实现实时监测、分析预警、排查治理、应急响应于一体的智能化管控平台,电子化、智能化、全天候的监控各种运营细节和设施状态,通过创新的集成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功能,将地铁运营中的各种安全风险和隐患降到最低,甚至防患于未然,确保地铁运营过程中人身和财产安全,有力的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铁地下运营空间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
传感器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服务器和用户端,其中,服务器上设有数据库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
所述传感器子系统用于对环境信息进行感知,包括摄像头、烟雾传感器、有毒气体传感器、PM2.5检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据传输子系统用于传感器子系统和服务器之间,以及用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数据库子系统用于存储地铁地下运营空间的环境信息、预警信息以及预设的判断信息,包括环境监测及预警数据库、消防监测及预警数据、监控视频数据库、GIS列车动态运行数据库、风险源数据库和应急响应数据库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对数据库子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数据预处理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数据统计单元;
所述应用子系统用于根据不同的应用单元选择相应的环境信息和预设的判断信息发送给数据处理子系统,并由数据处理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并将分析的数据结果返回给相应的应用单元;包括环境预警单元、火灾消防预警单元、安防监控与联动管理单元、智能视频分析与报警单元、风险源信息管理单元、设备及信息数据采集管理单元、GIS信息管理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数据可视化展示管理单元;所述分析的数据结果包括预警级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中科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中科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8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