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工钢结构件的环氧玻璃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9663.4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珠;王重洋;王文博;田伟杰;李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5/08 | 分类号: | C09D5/08;C09D163/00;C09D133/00;C09D183/04;C09D7/61;C09D7/6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4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工钢结构 组份 环氧树脂 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 脂环族缩水甘油醚 防腐涂料 环氧玻璃 重量份数 涂料 丙烯酸树脂 耐老化性能 玻璃鳞片 科学配比 使用寿命 耐候性 耐蚀性 质量比 溶剂 颜料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工钢结构件的环氧玻璃防腐涂料,包括甲组份和乙组份,甲组份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脂环族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32‑42份、丙烯酸树脂20‑30份、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25‑35份,玻璃鳞片15‑20份,颜料10‑15份,填料1‑10份,助剂1‑3.3份,溶剂5‑15份;乙组份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650聚酰胺固化剂25‑40份;甲组份和乙组份的质量比为(5‑7):1。本发明通过脂环族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和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与其他原料的科学配比使用,使涂料与现有用在水工钢结构件的涂料相比,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和耐候性及耐老化性能,从而延长其水工钢结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工钢结构件的环氧玻璃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广泛,比如水工建筑物中大量采用的钢闸门、阀门和钢引桥等。由于空气和水中含有各种化学介质,会使水工钢结构件发生腐蚀。腐蚀不仅会削弱钢结构截面的承受能力,还会产生局部锈坑,形成集中应力,从而降低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引发结构脆断。
现有用在水工钢结构件上的防腐涂料,大多为环氧树脂漆,它们的防护周期短,一般为3-5年。现有涂料虽然能起到防腐作用,但是由于防护年限较短,需要每隔几年就要对水工钢结构件进行涂装维修,此过程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会因为水利机械的停运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因此发明一种用于水工钢结构件的环氧玻璃磷片长效防腐涂料是顺应时代背景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工钢结构件的环氧玻璃磷片防腐涂料,以增强大气环境下水工钢结构件的耐蚀性和耐候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用于水工钢结构件的环氧玻璃防腐涂料,包括甲组份和乙组份,甲组份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脂环族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32-42份、丙烯酸树脂20-30份、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25-35份,玻璃鳞片15-20份,颜料10-15份,填料1-10份,助剂1-3.3份,溶剂5-15份;乙组份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650聚酰胺固化剂25-40份;甲组份和乙组份的质量比为(5-7):1。
所述玻璃鳞片为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C玻璃鳞片,粒径为200-350目,厚度为1-5μm。
所述颜料为磷酸锌和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混合颜料,其质量比为1:(2-3)。
所述填料为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钡、沉淀硫酸钡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助剂由分散剂5027、7010消泡剂、361N流平剂和6900-20X防沉剂组成。
所述助剂由分散剂5027 0.2-0.4份、7010消泡剂0.3-0.55份、361N流平剂0.1-0.35份,6900-20X防沉剂0.2-0.5份。
所述溶剂由二甲苯和丁醇组成,二甲苯和丁醇的体积比为5:4。
如上述的用于水工钢结构件的环氧玻璃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甲组份的制备:先将脂环族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和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加入配漆容器内,开启分散机,并控制其转速在100-350r/min,搅拌时间15-25分钟,再加入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搅拌20~30分钟后,移至研磨机上进行研磨,待其细度小于60μm后,再把研磨后的混合物放进分散机中,同时加入玻璃鳞片,搅拌均匀;
(2)乙组份的制备:将650聚酰胺固化剂加入搅拌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可;
(3)将甲组份和乙组份按重量配比均匀混合,并在5小时内使用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9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