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路系统高温三向抗冲击吊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0733.8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0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白鸿柏;任志英;薛新;吴乙万;邵一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3/205 | 分类号: | F16L3/20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系统 高温 冲击 吊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路系统高温三向抗冲击吊架。
背景技术
舰艇内部错综复杂的管道系统为各舱室及各种设备传递水、油、气等介质,是舰艇抗冲击性能的“短板”。舰艇管路的支吊架不仅需要支撑管道及内部流体的重量,承受高温、海水腐蚀环境,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隔离冲击的能力。因此管道弹性吊架的选用和设计已成为了管路系统的设计难点。
目前现有舰艇管路吊架常使用弹簧吊架装置或液压阻尼装置,这类装置一般只起到一个支撑、固定的作用,主要是控制垂向位移和振动,即使有一小部分吊架可以限制管路的位移,但是由于管路系统受到的冲击和振动能量仍然没能解决。同时由于舰艇的特殊工作环境决定其不能满足舰艇中高温管路系统的耐高温、抗腐蚀的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路系统高温三向抗冲击吊架,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路系统高温三向抗冲击吊架,包括与舰艇连接的外壳、与管体连接的管卡,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的内侧壁沿垂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纵横支撑架,所述纵横支撑架内设置有横向导杆、纵向导杆以及与管卡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横向通孔、纵向通孔,所述横向导杆、纵向导杆分别穿设横向通孔、纵向通孔,所述横向导杆的两端部分别与纵横支撑架内侧壁上的纵向盲槽滑动配合,所述纵向导杆的两端部分别与纵横支撑架内侧壁上的横向盲槽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在纵横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端盖,所述外壳与端盖经螺栓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垂向螺杆,所述垂向螺杆的上端与端盖螺纹连接,所述垂向螺杆的中部与纵横支撑架的上端中央部位滑动连接,所述垂向螺杆的下端与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垂向螺杆伸出纵横支撑架的部位外侧套接有垂向金属橡胶套,所述垂向金属橡胶套的外侧套接有垂向弹簧。
优选的,所述横向导杆伸出滑块的部位外侧套接有横向金属橡胶套,所述横向金属橡胶套外侧套接有横向弹簧,所述纵向导杆伸出滑块的部位外侧套接有纵向金属橡胶套,所述纵向金属橡胶套外侧套接有纵向弹簧。
优选的,所述横向盲槽、纵向盲槽为条状。
优选的,所述外壳经螺栓与舰艇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卡与滑块焊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以抵抗管路系统受到的三向冲击,同时还具有减振吸能作用,进而提高装置中高温管路系统的减振吸能抗冲击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构造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构造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管卡,3-滑槽,4-纵横支撑架,5-横向导杆,6-纵向导杆,7-滑块,8-横向通孔,9-纵向通孔,10-纵向盲槽,11-横向盲槽,12-端盖,13-螺栓,14-垂向螺杆,15-螺母,16-垂向金属橡胶套,17-垂向弹簧,18-横向金属橡胶套,19-横向弹簧,20-纵向金属橡胶套,21-纵向弹簧,a-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管路系统高温三向抗冲击吊架,包括与舰艇连接的外壳1、与管体连接的管卡2,所述外壳1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沿垂向设置有滑槽3,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与滑槽3滑动配合的纵横支撑架4,所述纵横支撑架4内设置有横向导杆5、纵向导杆6以及与管卡2连接的滑块7,所述滑块7上设置有横向通孔8、纵向通孔9,所述横向导杆5、纵向导杆6分别穿设横向通孔8、纵向通孔9,所述横向导杆5的两端部分别与纵横支撑架4内侧壁上的纵向盲槽10滑动配合,所述纵向导杆6的两端部分别与纵横支撑架4内侧壁上的横向盲槽11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通孔8、纵向通孔9相互垂直,所述横向通孔8与横向导杆5之间用以相对滑动的间隙,所述纵向通孔9与纵向导杆6之间用以相对滑动的间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内在纵横支撑架4的上部设置有端盖12,所述外壳1与端盖12经螺栓13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0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备人体感应器的节能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方便移动的塑胶管材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