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atlab和Excel的催化裂化收率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2662.5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8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宝永;闫雨;黄震宇;李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90 | 分类号: | G16C20/9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atlab excel 催化裂化 收率 预测 方法 | ||
一种基于Matlab和Excel的催化裂化收率预测方法,先利用装置生产过程中历史的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分析和历史的收率数据,分别对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油浆和焦炭建立关联系数,获得收率预测模型;再利用Excel语言给出收率预测模型表达式,当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发生变化时,利用所建立的收率预测模型分别对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油浆和焦炭的催化裂化收率进行预测。本发明在催化裂化反应温度、催化剂品种不改变情况下,能够根据催化裂化原料性质的改变快速预测催化裂化收率,为催化裂化选择合适原料及优化加工方案提供准确的计算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收率的预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Matlab和Excel的催化裂化收率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装置在炼油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炼厂主要的二次加工装置,它具有操作费用低、产品质量好、汽油辛烷值高等特点,催化裂化装置运行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炼厂的轻油收率、综合商品率、效益、能耗以及环保指标。
催化裂化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优化,其好处在于缩短新工艺过程的研发周期,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操作提高效益。
应用数学模型,可以借助计算机对原料组成、性质改变后对催化裂化过程的影响进行模拟,可以减少试验工作,从而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为优化方案提供了简捷便利的条件。
应用数学模型,可以借助计算机对原料性质和操作参数改变后的各种方案、工况进行模拟,而不需要对各种工况进行试验、考查和标定,只需对少量原料进行化验分析,就可以得到产品性质、分布以及设备等基础数据,从而确定优化设计方案。
催化裂化反应系统过程模拟需要一个准确实用的工艺计算模型。国外比较经典的关联模型有Blanding关联模型、ESSO关联模型、Amoco关联模型和Profimatics关联模型等。国内的一些研究设计单位在催化裂化关联模型的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曹汉昌关联模型、张立新关联模型等。另外,张结喜等以Blanding关联模型为基础,利用工业装置实际生产数据分别建立了关于原料性质及操作条件的转化率函数、产品分布函数以及产品性质关联函数。该数学模型考虑因素全面,简单易用,可以用来对工业装置的生产操作进行指导和优化。
关联模型数学形式简单,计算及应用方便。但是此类模型的开发需要依靠大量实验及工业运行数据,较长的操作周期,且不能够从其本质上描述催化裂化反应体系的动力学特征,往往只能在实测范围内有效,外推性较差。
国内外已有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工艺计算模型,如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的催化装置模拟优化软件FCCLKTM,美国ASPENTECH公司的催化装置模拟优化软件Aspen FCCTM等。这些工艺计算模型已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的操作优化,但是使用起来也存在如数据输入量大、约束条件多和价格昂贵等问题。
由于原油性质的改变、季节性生产等原因,催化裂化原料性质会发生变化,但反应温度、催化剂品种基本未发生改变。当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变化较大时,需要一种能够快速预测收率的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发生变化后,能够快速预测催化裂化收率的基于Matlab和Excel的催化裂化收率预测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Matlab和Excel的催化裂化收率预测方法,先利用装置生产过程中历史的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分析和历史的收率数据,分别对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油浆和焦炭建立关联系数,获得收率预测模型;再利用Excel语言给出收率预测模型表达式,当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发生变化时,利用所建立的收率预测模型分别对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油浆和焦炭的催化裂化收率进行预测。
所述的历史的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分析包括:密度、馏程、残炭、硫含量和氮含量及其计算数据BMCI值、K值、分子量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2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