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2841.9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9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戴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惠英 |
主分类号: | H03G3/30 | 分类号: | H03G3/30;G06K9/44;G06T7/00;G06T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音机 自适应 音量 调节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
背景技术
1958年9月12日,美国人杰克基尔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从此,集成电路逐渐取代了晶体管,使微处理器的出现成为了可能,奠定了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也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开创了电子技术历史的新纪元,让我们习以为常一切电子产品的出现成为可能。
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晶片上,将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包括连接线做在一起,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电路功能的器件来使用的电子元件,叫做“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本质上,集成电路是最先进的晶体管,集成电路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当前,图像预处理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收音机结构的落后,导致收音机无法根据基于色温的室内外判断机制以及基于室内人员数量进行收音机音量调节。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至少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的发明点:
(1)采用了多种定制的图像处理设备实现对图像的高精度处理,从而提高了后续人员数量判断的效率和速度;
(2)建立了基于色温的室内外判断机制以及基于室内人员数量的收音机音量调节机制,提高了收音机的智能化水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色温检测设备,设置在收音机上,用于对收音机所在环境光中的色温进行检测,以判断收音机所在环境为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相应地,发出室外控制信号和室内控制信号;
立体声扬声器,设置在收音机上,用于播放收音机输出的实时音频信号;
音量调节设备,与所述立体声扬声器连接,用于对立体声扬声器播放实时音频信号的音量大小进行调节;
CMOS传感器,与所述色温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室内控制信号时,启动对收音机所在环境的图像感应,以获得并输出实时环境图像,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室外控制信号时,关闭对收音机所在环境的图像感应,停止对所述实时环境图像的获得与输出;
人数解析设备,用于接收图像,基于人体上限灰度阈值和人体下限灰度阈值从所述图像中识别出多个人体子图像,并将人体子图像的数量作为当前人员数量输出;
其中,所述音量调节设备还与所述人数解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当前人员数量,并基于所述当前人员数量对立体声扬声器播放实时音频信号的音量大小进行调节,所述当前人员数量越多,调节的音量越高。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的结构方框图,所述平台包括:
色温检测设备,设置在收音机上,用于对收音机所在环境光中的色温进行检测,以判断收音机所在环境为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相应地,发出室外控制信号和室内控制信号;
立体声扬声器,设置在收音机上,用于播放收音机输出的实时音频信号。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音量调节设备,与所述立体声扬声器连接,用于对立体声扬声器播放实时音频信号的音量大小进行调节。
所述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CMOS传感器,与所述色温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室内控制信号时,启动对收音机所在环境的图像感应,以获得并输出实时环境图像,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室外控制信号时,关闭对收音机所在环境的图像感应,停止对所述实时环境图像的获得与输出。
所述收音机自适应音量调节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背景分析设备,与所述CMOS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实时环境图像,确定所述实时环境图像中的背景复杂度,并输出所述背景复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惠英,未经戴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28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