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4G城域网网络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2845.7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夏明;闫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于瀚文 |
地址: | 2100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析 城域网 网络 规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4G城域网网络规划方法,通过对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的规划数据和规划需求的分解建模,结合规划策略库中的策略算法,高效精准完成每层多维规划需求;并且让上下层的规划组成嵌套关系,形成完整规划链,适应于大数据形势下4G城域网网络规划。本发明包括规划模型结构、规划流程、流量模型、规划策略库、规划网络配置、规划层间配置关系模块。本发明能循环迭代上述模块操作,做到迭代优化。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规划的局限性,4G城域网规划规模越大越有针对性,对网络规划越合理,对4G城域网建设的工程落地指导性作用价值越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信网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4G城域网网络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城域网的规划系统,在对城域网系统进行规划时,需要大规模城域网规划数据作为规划决策的支持。随着4G业务的推广,4G城域网网络架构覆盖的延伸,4G城域网网络规划面临更多挑战。传统的规划方法偏向于人工参与,无法很好应对大规模4G城域网规划,在与实际结果偏离较大时无法及时调整,影响工程的实施;此外由于缺乏对以往规划数据的积累,在进行4G城域网规划时,无法充分利用已有城域网数据,并结合新的4G城域网需求进行性能分析和潜力挖掘,缺少数据决策能力,影响城域网网络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4G城域网规划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4G城域网网络规划方法,这种方法建立相应模型适用于4G城域网大数据处理,并以此基础进行4G城域网网络规划。
步骤1,将4G城域网网络业务层划分为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它们分别处于业务划分层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对每一层均设置规划功能模块;
步骤2,建立规划数据库;
规划业务层:通过规划业务层最终确定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的环网配置和节点配置;在业务层配置关系模型中包含一种上层配置对于下层配置的嵌套关系,通过这种嵌套关系上下层的配置形成配置链;在每层业务层中设备配置包含环网配置、节点配置;上层配置中的节点配置嵌套包含下层配置中的环网配置,第N层节点配置的规划涉及第N-1层的环网配置,具体包括步骤3~步骤5:
步骤3:规划接入层部分,根据流量测算公式算出已有环网总流量,然后计算得到单个接入环结构增量;得到新的接入层配置、流量和投资。
步骤4:规划汇聚层,得到新的汇聚层配置、流量和投资;
步骤5:规划核心层,得到新的核心层配置、流量和投资;
步骤6:优化网络的结构规划与投资。
步骤1中,业务层的每一层的规划功能模块均包括设备配置模块、设备流量参数模块、参数调节模块、设备规划需求模块和规划策略库模块;
所述设备配置模块用于业务层组成环及节点设备配置;
所述设备流量参数模块用于设备的流量参数配置;
所述设备参数调节模块用于规划时的参数调整;
所述设备规划需求模块用于设置规划时的流量、业务和投资需求;
所述规划策略库模块包括做规划时运用的实施方法(具体如利旧、扩容、新建、裂环、叠加环、升级)。
步骤1中,规划数据库包括历年规划数据、当前规划需求、新增规模需求、升级需求、改造需求、规划策略和具体数据项目,具体数据项目包括数据带宽、容量、节点、4G站点、3G站点、2G站点、集中客户、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地理位置和时间。
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城域网接入层单个接入环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2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