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个螺栓同步引入自适应找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3153.4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王立权;姜瑛;刘军;陈卓;刘凯;王宇臣;刘鸣;王道明;张晓妹;杨成鹏;何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F16B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30045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同步 引入 自适应 装置 | ||
一种多个螺栓同步引入自适应找正装置,包括:螺栓卡座、设置在螺栓卡座中的球头柱塞、与螺栓卡座相配合的防松螺栓;其中,螺栓卡座的上部为曲面与平面相结合的孔洞,螺栓卡座与防松螺栓配合安装,用于与防松螺栓相配合实现周向固定;防松螺栓的平面部分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球头柱塞内的圆珠相配合,即能够实现轴向定位,又能够在周向上有一定的位移,从而实现多螺栓的同步自适应找正;螺栓卡座的周围设有数个对称的第一螺纹孔,球头柱塞放置在该螺纹孔内。本发明不仅能够解决防松螺栓的固定连接问题;而且,还能够在螺栓螺母存在一定对中误差的前提下,实现螺栓螺母的自适应找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栓,尤其涉及一种多个螺栓同步引入自适应找正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螺栓螺母的连接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完成的,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工作人员难以到达需要其能够完成自动连接的情况。由于没有专用的连接装置,常常会因为螺栓的固定问题或者螺栓螺母的对中问题,而导致连接的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多个螺栓同步引入自适应找正装置,其不仅能够解决防松螺栓的固定连接问题;而且,还能够在螺栓螺母存在一定对中误差的前提下,实现螺栓螺母的自适应找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个螺栓同步引入自适应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卡座、设置在螺栓卡座中的球头柱塞、与螺栓卡座相配合的防松螺栓;其中,螺栓卡座的上部为曲面与平面相结合的孔洞,螺栓卡座与防松螺栓配合安装,用于与防松螺栓相配合实现周向固定;防松螺栓的平面部分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球头柱塞内的圆珠相配合,即能够实现轴向定位,又能够在周向上有一定的位移,从而实现多螺栓的同步自适应找正;螺栓卡座的周围设有数个对称的第一螺纹孔,球头柱塞放置在该螺纹孔内。
所述螺栓卡座的底部设有数个第二螺纹孔,并通过螺栓将螺栓卡座进行固定。
所述防松螺栓的头部为曲面与平面相结合结构,用于与螺栓卡座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仅能够解决防松螺栓的固定连接问题;而且,还能够在螺栓螺母存在一定对中误差的前提下,实现螺栓螺母的自适应找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螺栓卡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松螺栓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螺栓卡座、2.球头柱塞、3.防松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螺栓卡座1、设置在螺栓卡座1中的球头柱塞2、与螺栓卡座1相配合的防松螺栓3;其中,螺栓卡座1的上部为曲面与平面相结合的孔洞,螺栓卡座1与防松螺栓3配合安装,用于与防松螺栓相配合实现周向固定;防松螺栓3的平面部分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球头柱塞2内的圆珠相配合,即能够实现轴向定位,又能够在周向上有一定的位移,从而实现多螺栓的同步自适应找正;螺栓卡座1的周围设有数个对称的第一螺纹孔(本实施例为二个),球头柱塞2放置在该螺纹孔内。
上述螺栓卡座1的底部设有数个第二螺纹孔(本实施例为六个),通过螺栓将其进行固定。
上述防松螺栓3的头部为曲面与平面相结合结构,用于与螺栓卡座1相配合。
本发明主要作用是携带防松螺栓3,对螺栓进行轴向和周向的固定,并实现多个螺栓的同步自适应引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1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