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和系统、安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3569.6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溢文;燕聃聃;王毅;吴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电子标签 违章 检测 方法 系统 安全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和系统、安全带,该违章检测方法包括: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一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内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发出;若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本发明能够准确且可靠地判断车辆中人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且检测效率高,能够有效提高车辆行车安全性,进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危害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违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和系统、安全带。
背景技术
为避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紧急刹车或其他事故发生时,车辆惯性给车内人员造成身体伤害,汽车上都配备安全带装置。交通安全管理中对车辆安全带的使用有相关规定,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及副驾驶员均必须系好安全带。但在实际情况中,部分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员经常存在短途低速没必要系等错误思想,不系安全带或将安全带绕至座椅背后或人体背后假系安全带,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十分严重。目前,交通管理中心多数采用摄像机抓拍和人工抽查进行违章检测,摄像机容易受天气以及安装角度的影响,而人工抽查成本高,效率低,还可能会造成交通拥堵和现场纠纷。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的提高,RFID电子标签应运而生。RFID电子标签是基于无源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细分、延伸及提高的一种应用。利用RFID高精度识别、高精度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点,可不停车、自由流情况下识读RFID电子标签中的信息。
如果将RFID电子标签应用于安全带违章检测中,可在无需交通管理人员现场参与的情况下,对车辆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进行监督管理,减少错查、漏查现象,不受天气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有效弥补现有监管手段的不足。
现有技术之一公开了一种基于密码技术的交通违章信息处理方法,其对违章信息的采集依赖于图片和视频,容易受天气或人为影响,对违章行为的判断未指明具体实现方法,仅给出判断依据。
现有技术之二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安全带佩戴监测系统,其主要应用在客运汽车上,射频收发模块构成的阅读器固定在车内,无法检测出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情况,应用领域较小,而且对阅读器的数量要求大,成本较高。此外,乘客以及司机安全带佩戴信息通过E-mail发送到交管中心邮箱,效率较低,不利于实时检测并监控。
现有技术之三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带未系预警系统和方法,在安全带的锁舌上安装RFID标签,空间小,安装不易;且该预警方法的报警装置仅是通过声音、灯光等方式通知车上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不能达到提高车上人员防范违章的意识。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准确且可靠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和系统、安全带,能够准确且可靠地判断车辆中人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且检测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所述违章检测方法包括:
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一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内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发出;
若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若采集失败,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包括:
若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则根据采集到的对应的车辆图像,判断对应车辆是否正确配搭安全带;
若否,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并生成违章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蒸发污水零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氟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