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复杂零件的变极性脉冲镀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3828.5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慧艳;滕志强;侯广库;耿成翔;孙士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C25D5/18;C25D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崔晓蕾 |
地址: | 110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水洗 变极性 脉冲镀 复杂零件 孔隙率 铜层 厚度均匀性 抗氧化性 生产效率 电镀 透光 工艺流程 单金属 镀铜层 防氧化 结合力 热水洗 弱腐蚀 直流镀 除油 吹干 镀铜 钝化 施镀 防腐 技术水平 平整 检验 检查 | ||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复杂零件上施镀的变极性脉冲镀铜工艺,以提升单金属电镀技术水平,解决直流镀铜工艺存在的抗氧化性能力低、铜层厚度均匀性差、孔隙率高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具体工艺流程为:除油→热水洗→冷水洗→弱腐蚀→冷水洗→变极性脉冲镀铜→冷水洗→检查气孔→冷水洗→透光→冷水洗→钝化→吹干→检验。采用该工艺进行镀铜,可使镀铜层平整、细致、光亮,结合力良好,能够显著改善铜层的孔隙率,达到了防腐、防硫、防氧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针对形状复杂的单金属电镀技术。
背景技术
铜的标准电极电位比较正,在铁基或锌基体上镀铜层属阴极镀层,因此只有当镀层致密无孔时才对基体有机械保护作用。另外,现有的直流镀铜工艺生产的零件在空气中极易失去光泽,与潮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氯化物作用,表面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使零件表面变色较重。因此决定研究一种新型的镀铜工艺,即采用变极性脉冲镀铜工艺取代直流镀铜工艺,使其结晶致密,提高铜层的化学稳定性、厚度均匀性及降低孔隙率。
另外,飞机发动机中大部分齿轮零件局部需进行渗氮、碳以及氰化处理,非渗面要进行保护,传统工艺采用直流镀铜方法,铜层厚度不小于30μm,但在进行渗碳、渗氮及氰化处理过程中发现有漏渗现象,而且镀铜的周期很长,往往要电镀至600min以上才能保证零件表面没有气孔,严重影响飞机发动机零件批量生产的质量和进度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复杂零件上施镀的变极性脉冲镀铜工艺,以提升单金属电镀技术水平,解决直流镀铜工艺存在的抗氧化性能力低、铜层厚度均匀性差、孔隙率高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复杂零件的变极性脉冲镀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流程为:除油→热水洗→冷水洗→弱腐蚀→冷水洗→变极性脉冲镀铜→冷水洗→检查气孔冷水洗→透光→冷水洗→钝化→吹干→检验。
其中,变极性脉冲镀铜时,镀液的配方为:氯化铜(CuCl
变极性脉冲镀铜的操作条件为:镀液温度≯45℃,pH=8.5(用稀KOH溶液调节);镀液搅拌。阳极材料为T1,阴极面积:阳极面积=1:1.5。
采用变极性脉冲电源进行电镀铜时,需通过调节6个脉冲参数来获得高质量的镀层,即:正、反向工作比;正、反向平均电流密度和正、反向工作频率。本发明确定了变极性脉冲镀铜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范围为:
变极性脉冲镀铜的工艺参数为:频率:1000Hz;电流密度:0.6~1.0A/dm
本发明所述工艺适合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形状复杂的零件,特别适用于飞机发动机的锥齿或弧齿。该工艺代替原有的直流镀铜工艺,在提高铜镀层的致密性、厚度均匀性,降低孔隙率的同时,可以解决齿轮在渗碳、渗氮及氰化处理过程中的漏渗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8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