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直流快速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5552.4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6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侯健伟;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直流 快速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直流快速断路器,包括绝缘箱体,绝缘箱体内装有真空管、弹簧机构、过流脱扣装置和电磁驱动装置;弹簧机构、电磁驱动装置、过流脱扣装置通过导电滑杆依次相连,实现电磁驱动机构的操作功水平直线传递,过流情况下,脱扣推杆将驱动拨叉顶开,断路器依靠复位弹簧断开,实现过流脱扣功能。综合了机械开关通流能力强、维护周期长、电弧不外露和开关脱扣速度快、控制可靠、实现软开断的优点;采用真空管封闭灭弧,具备直流开断闭合以及过流脱扣等功能,同时兼具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直流快速断路器。
背景技术
我国轨道交通系统从20世纪中期到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随着地铁在我国的大规模建设,地铁供电系统设备的国产化也逐渐成为了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目前,我国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大多采用直流供电的方式,地铁牵引变电所通过12脉波或24脉波整流器,将35kV交流电变为1500V或750V直流电,再通过直流断路器由直流电缆输送到直流牵引接触网。直流断路器安装在地铁列车上或牵引供电系统中,控制直流电源的引入及开断,也起着故障跳闹、保护供电系统的作用,它是列车及地铁供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控制和保护器件。传统的灭弧栅式直流断路器需要较大的飞弧距离和电弧间隙,灭弧栅体积较大,而且开断动作时间长,产生的电弧对其灭弧栅及触头损耗严重,维护和更换较为频繁,对系统干扰较大。
目前广泛使用的地铁用直流断路器采用灭弧栅灭弧,主触头外露,断路器断开时,依靠主电路磁场作用,电弧被吸入灭弧栅,由于电弧与灭弧栅的绝缘壁接触,从而迅速冷却,增强去游离作用,提高弧柱电压降,栅片间是绝缘的,其作用能导出电弧的热量,以提高电弧的弧住压降,同时栅片将电弧分割成一段段的电弧,每一栅片是这些短弧的电极,也就有许多个阳极压降和阴极压降,近极处的电弧电压降加弧柱的电压降足够大时,电源电压就不能维持电弧,电弧熄灭。但灭弧栅灭弧可靠性较差,灭弧时间长,触头易烧损,容量小,电弧外露,存在飞弧风险;且灭弧栅体积庞大,栅片维护周期短,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辆的真空直流快速断路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真空直流快速断路器,包括绝缘箱体,所述绝缘箱体内装有真空管、弹簧机构、过流脱扣装置和电磁驱动装置;
所述绝缘箱体包括绝缘顶板、绝缘底板,所述绝缘顶板与绝缘底板之间装有绝缘端板、绝缘隔板一和绝缘隔板二;
所述弹簧机构包括复位弹簧、超程弹簧、连接块和压紧盘;
所述过流脱扣装置包括脱扣推杆;
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拨叉、电磁机构;
所述弹簧机构、电磁驱动装置、过流脱扣装置通过导电滑杆依次相连,实现电磁驱动机构的操作功水平直线传递,过流情况下,所述脱扣推杆将驱动拨叉顶开,断路器依靠复位弹簧断开,实现过流脱扣功能。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直流快速断路器,采用基于电磁机构驱动闭合、弹簧机构复位断开、过流脱扣装置快速开断、真空管灭弧和IGBT开断单元并联的混合式开关技术,综合了机械开关通流能力强、维护周期长、电弧不外露和开关脱扣速度快、控制可靠、实现软开断的优点;采用真空管封闭灭弧,具备直流开断闭合以及过流脱扣等功能,同时兼具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是直流断路器发展的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直流快速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真空直流快速断路器剖视图(断开状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真空直流快速断路器剖视图(闭合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5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