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剪切变稀的电磁流变性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5607.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7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玲;田煜;郑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25/10 | 分类号: | C10M125/10;C10M171/00;C10M177/00;C10N30/06;C10N40/1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高泽玉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剪切 电磁 流变 性能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功能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剪切变稀流变性能材料的制备技术;制备的以四氧化三铁为核二硫化钼为壳并在二硫化钼上修饰二氧化钛的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相比其单组分材料而言具有明显优异的电流变和磁流变性能;其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二氧化钛与二硫化钼具有优异的电流变性能,在电场作用下能产生较高的剪切屈服应力,同时磁性的四氧化三铁具有较高的磁化饱和度,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产生较高的剪切屈服应力,而且二硫化钼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成本低,清洁无毒,反应时间较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剪切变稀流变性能材料的制备技术;制备的以四氧化三铁为核二硫化钼为壳并在二硫化钼上修饰二氧化钛的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相比其单组分材料而言具有明显优异的电流变和磁流变性能。
背景技术:
电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一般由可极化的颗粒分散在绝缘媒介中组成。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散的颗粒被极化以形成纤维状结构,并且剪切应力随着电场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去除电场后,纤维状结构将迅速恢复到无序的状态;磁流变液是一种由磁场控制与电流变液相似的智能流体。由于电流变液较低的屈服应力,以及较高的漏电电流密度,导致其在较低的电场强度下就会被击穿,严重的限制了电流变液广泛应用。对此磁流变液而言,颗粒与载体之间具有较大的密度差,容易产生沉降,这严重限制了磁流变液的商业应用。因为电流变液与磁流变液的复杂组成,因此仍然缺乏描述电流变效应与磁流变效应的有效机制。因此,寻求提供一种对电场和磁场都响应的智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具有剪切变稀的电磁流变性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以四氧化三铁为核二硫化钼为壳并在二硫化钼上修饰二氧化钛的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在电场下具有较高的剪切应力,而在磁场下会发生剪切变稀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具有剪切变稀的电磁流变性能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四氧化三铁
先称取3~4g的六水合氯化铁、6~11g的无水乙酸钠和0.5~1.0g的二水合柠檬酸钠在反应器中混合,再加入100~130ml的乙二醇溶液,在室温下磁力搅拌0.5~2h得到黄色的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150~220℃下水热8~12h,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黑色产物缓慢冷却至室温,然后将黑色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3~6次后冷冻干燥得到四氧化三铁颗粒;
(2)制备二硫化钼与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
先用电子天平称取0.2~0.5g四水合钼酸氨和0.6~0.8g硫脲置于容器中,加入5~20ml去离子水置于超声中使其溶解;然后将0.03~0.06g步骤(1)制备的四氧化三铁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使其分散均匀,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180~220℃下水热8~12h,反应结束后得到的黑色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3~6次后冷冻干燥得到四氧化三铁与二硫化钼的复合材料;
(3)制备成品
进一步地,将0.05~0.2g步骤(2)得到的四氧化三铁与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分散在20ml乙醇溶液中,超声10分钟得到均匀的复合乙醇溶液;将0.5~1.5ml钛酸四丁酯溶解在70~95ml的乙醇溶液中,磁力搅拌20~50分钟得到均匀的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然后将复合乙醇溶液和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均匀混合,在室温下搅拌15~25h得到灰白色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3-6次后冷冻干燥得到二硫化钼与二氧化钛修饰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即具有剪切变稀的电磁流变性能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5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