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降温速度控制的钢轨熔覆合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5965.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厚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中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B23K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速度 控制 钢轨 合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降温速度控制的钢轨熔覆合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钢轨熔覆机放置在钢轨上,等离子焊枪匀速移动,在待熔覆部位上方熔覆合金;b、形成的合金带位于钢轨轨头踏面的中心偏内侧,合金带宽度为4‑40mm,钢轨的热影响区厚度控制在0.3‑3mm;c、将火焰头布置在合金带上方;将液化气和氧气直接在火焰头上混合;熔覆后的合金带静置2‑180秒以后,开始沿X轴方向上匀速移动火焰头进行加热,以加热后钢轨热影响区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或回火索氏体+回火屈氏体或回火屈氏体为准。本发明能够提高熔覆适用性和熔覆效率,且能够保障现场钢轨熔覆后热影响区组织的机械性能满足钢轨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轨道熔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降温速度控制的钢轨熔覆合金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的两根钢轨为导体,用引接线连接信号电源和接收设备构成的电气回路。在铁路调车线、货物线、专用线等列车长期较少通过的区段,钢轨轨面严重氧化生锈,当列车在生锈严重的钢轨上行驶时,虽然列车车轮与轨道接触但不导通,表明该轨道电路已失去了对轨道区段占用状态检查的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在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的钢轨轨头踏面上熔覆一层防锈耐磨合金带,使车轮和不生锈的耐磨合金带有效接触,可以有效消除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现象。钢轨为高碳钢,在熔覆过程中,钢轨热影响区的基体组织会发生相变。熔覆后,表面迅速降温,表面降温速度的快慢决定热影响区的组织。根据钢轨降温CCT曲线,当降温速度较慢,热影响区组织变为珠光体,与原钢轨组织相同,热影响区机械性能不变。当降温速度较快,热影响组织变成马氏体。马氏体是一种又硬又脆的组织,它大大降低钢轨的韧性,在列车碾压下易导致钢轨产生裂纹,造成断轨。为了避免马氏体产生,现有的钢轨熔覆合金技术均采用感应加热的方法,在熔覆后给轨头快速加热。表现在感应加热器紧挨着焊枪,感应加热器随焊枪移动,同时快速加热,目的都是减缓熔覆后钢轨热影响区的降温速度,避免钢轨热影响区产生马氏体,使热影响区得到珠光体组织。
如公开号为CN 103132008A,公开日为2013年06月05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器及其在钢轨上非预热熔覆合金的方法,其中:感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区一和加热区二,加热区一分为两个加热面,第一个加热面的形状为缺少了下底的梯形状,第二个加热面的形状为U形状,梯形状的加热面的两腰与所述U形状的加热面连接在一起,第一个加热面和第二个加热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加热区二为“一”字形结构,加热区二与所述第一个加热面连接,加热区二和第一个加热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加热区一和加热区二经铜管或银管弯曲、弯折或焊接形成,所述铜管或银管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八段和第九段,以及位于竖直平面上的第五段、第六段和第七段,第一段为加热区二,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八段和第九段围绕形成所述缺少了下底的梯形状的第一个加热面,第五段、第六段和第七段连接形成U形的第二个加热面,按第一段至第九段的顺序,每段由铜管或银管依次形成;所述第三段和第九段一起形成了梯形状加热面的上底,第三段和第九段的断面形状是半圆形,第八段是梯形状加热面的其中一个腰,第四段是梯形状加热面的另一个腰;所述第八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八一段,第八二段和第八三段,其中,第八一段与第七段连接,第八三段与第九段连接,第八一段与第二段的向下延伸处齐平。感应加热器在钢轨上非预热熔覆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熔覆步骤:采用等离子熔覆或电弧焊熔覆在钢轨轨头表面熔覆合金,焊枪布置在待熔覆部位的上方,感应加热器紧随其后,焊枪与感应加热器的距离为2—40mm,焊枪距离轨面高6—15mm,焊枪沿钢轨纵向移动熔覆合金,感应加热器也跟随移动加热钢轨,感应加热器的移动速度与焊枪的移动速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中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藏中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5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宠物自动喂水器
- 下一篇:一种玫瑰茄肉松饼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