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弧光保护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6883.X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H02H1/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光 保护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弧光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弧光保护探头。
背景技术
电弧是放电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现象,当两点之间的电压超过其工频绝缘强度极限时就会发生,当适当的条件出现时,一个携带着电流的等离子产生,直到电源侧的保护设备断开才会消失。
现有的弧光探头一般与主控单元通过光纤连接,光纤材质较为脆弱,容易发生断裂,或受到外力时产生弯折,当弯折达到一定角度时,即产生信号中断,从而造成弧光保护探头失效。且采用光纤连接在安装时,需要将弧光保护探头与主控单元的接口一一对应,才能确定保护探头检测的位置,造成安装调试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弧光保护探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弧光保护探头,包括弧光采集元件、弧光传感器、处理单元、地址编码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弧光采集元件与所述弧光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弧光信号,
所述弧光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弧光强度转化为数字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地址编码单元和通信单元连接,用于读取地址编码单元的地址码,并将该地址码与弧光强度信号整合,
所述地址编码单元包括拨码开关,所述拨码开关用于设定弧光保护探头的地址码,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将携带地址码的弧光强度信号向外发出。
作为优选,所述通信单元包括RS-485通信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拨码开关为四位或六位贴片式拨码开关。
作为优选,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不间断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弧光传感器、处理单元、地址编码单元和通信单元分别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弧光信号在探头内进行信号转化,并通过RS-485接口向外传输信号,通过设置编码单元的地址值,来区分不同弧光保护探头的位置,避免光纤脆弱或弯折造成的信号传输中断造成保护失效的现象。且安装调试方便,节约劳动时间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弧光保护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弧光保护探头,该保护探头包括弧光采集元件1、弧光传感器2、处理单元3、地址编码单元4和通信单元5。
弧光采集元件1与弧光传感器2通过光纤连接,弧光采集元件1用于采集弧光信号,并将采集的弧光信号传递给弧光传感器。弧光传感器2与处理单元3连接,用于将弧光采集元件1采集的弧光信号的强度转化为数字信号。处理单元3分别与地址编码单元4和通信单元5连接,处理单元3用于读取地址编码单元4的地址码,并将该地址码与弧光强度信号整合,并将整合后的数字信号发送给通信单元5,并将携带地址码的弧光强度信号向外发出。地址编码单元4为拨码开关,拨码开关用于设定弧光保护探头的地址码,地址编码单元4固化唯一标识的地址码作为本弧光保护探头的物理地址识别码。携带地址码的弧光强度信号可以被主控单元接收,根据设置的阈值和弧光信号的强度比较,来检测是否有电弧产生。根据地址码来确定发生故障的地点,进而控制相关开关断开,实现保护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单元优选采用RS-485通信接口进行信号传输。RS-485通信接口传输速率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
本发明实施例的拨码开关优选为四位或六位贴片式拨码开关。四位拨码开关可以满足保护探头不超过16个的保护系统中,六位拨码开关可以满足保护探头不超过64个的保护系统中。也可根据保护探头的实际个数选择其它的拨码开关。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不间断电源连接,不间断电源可以防止弧光保护探头断电,造成保护功能失效。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弧光传感器2、处理单元3、地址编码单元4和通信单元5分别连接,用于分别向其提供工作电源。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弧光信号在探头内进行信号转化,并通过RS-485接口向外传输信号,通过设置编码单元的地址值,来区分不同弧光保护探头的位置,避免光纤脆弱或弯折造成的信号传输中断造成保护失效的现象。且安装调试方便,节约劳动时间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6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