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7190.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涛;秦筱迪;黄晶生;丁明昌;董颖华;刘美茵;张双庆;吴东升;赖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广东安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组件 故障检测 最大功率点电压 历史数据样本 短路电流 开路电压 历史数据 样本 最大功率点电流 人工神经网络 最大功率点 待测样本 电压变化 发生故障 样本条件 残差 构建 拟合 诊断 | ||
1.一种光伏组件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预先构建的故障检测函数,比较光伏组件待测样本的残差与历史数据样本集中样本均值之差是否超过允许发生误差的阈值;
若超过,则光伏组件发生故障;否则光伏组件运行正常;
所述历史数据样本集中的样本均包括正常运行下的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短路电流、开路电压、最大功率点电流和最大功率点电压;所述故障检测函数通过拟合所述最大功率点电压与历史短路电流、历史开路电压和历史最大功率点的关系式进行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函数通过拟合所述历史最大功率点电压与历史短路电流、历史开路电压和历史最大功率点的关系式进行构建,包括:
通过正常运行下的历史数据,形成多组数据样本;
根据所述关系式计算每组数据样本对应的残差值;
根据所述残差值计算允许发生误差的阈值;
根据所述阈值生成故障检测函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正常运行下的历史数据,形成多组数据样本,包括:
分别采集不同光照条件和温度条件下,光伏组件正常运行时的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UOC、最大功率点电流Im和最大功率点电压Um,每组数据用向量[ISC,UOC,Im,Um]表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合所述最大功率点电压与历史短路电流、历史开路电压和历史最大功率点的关系式包括:
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拟合ISC、UOC、Im和Um之间的关系式:
Um’=f(ISC,UOC,Im) (1)
其中,Um’为Um的函数预测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关系式计算每组数据样本对应的残差值包括:
如下式计算所述数据对应的残差值
g(i)=Um’(i)-Um(i)=f(ISC(i),UOC(i),Im(i))-Um(i) (2)
依次计算各组所述数据对应的残差值g(i),得到数据集
其中g(i)表示第i组数据对应的残差值,i=1,2,…,k,为数据组的序号,k为数据组的数目,Um’(i)为第i组数据的函数预测值,Um(i)为该组数据的实际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残差值计算允许发生误差的阈值包括:
如下式计算允许发生误差的阈值ε:
其中μ为中元素的平均值,σ为的标准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阈值生成故障检测函数包括:
如下式生成故障检测函数:
f(g)=sgn(|g(i)|-ε-μ) (5)
其中sgn()为取号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广东安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广东安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71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