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农药废水的磁性纳米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7577.8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代卫国;童琴;邓洁;赵昆峰;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4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农药 废水 磁性 纳米 絮凝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农药废水的磁性纳米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农药废水是农药厂在农药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水,因其废水水质、水量不稳定;污染物浓度较高,CODcr较高,毒性大,废水中除含有农药和中间体外,还含有酚、砷、汞等有毒物质以及许多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有恶臭,对人的呼吸道和黏膜有刺激性等特点而成为科研难点。据统计,全国农药生产企业年排放的废水量近2.0亿吨,其中已进行处理的只占重量的7%,而处理达标的仅占已处理的1%,而随着我国农药产量的逐年提高,农药废水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恶化也日益严峻。因此,研究农药废水处理的新方法、新工艺成为惠及民生的科研热点。
现如今,国内外农药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一些新方法(光催化氧化法、超声波技术等)。然而,吸附法最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处理成本高,且再生困难;若采用膜分离技术一次性投资大,技术难度大,膜系统清洗困难,反冲洗需要的水量很大,而且运行和维护费用高;生物法运行成本低,但是处理效果波动大,周期长,且农药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对微生物毒性较大;若采用光催化氧化法降解速度快,不产生二次污染,反应条件温和,但是一般光催化剂需利用紫外光作为光源,能耗高,而且农药废水浊度高、透光性差都影响了光利用率,同时光催化剂回收率低,而超声波技术在我国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这都限制了其在农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絮凝法在水处理中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最简单的方法。将絮凝剂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废水中,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相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从而达到水处理的效果。磁性纳米絮凝剂具有更加优越的处理废水能力,使用磁性纳米絮凝剂产生的矾花大、絮体密实、在磁场存在下沉降更快、浊度、COD、悬浮物等去除效率高等优点,有望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药废水的磁性纳米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产品。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农药废水的磁性纳米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高纯度Al13的提取
量取乙醇和丙酮按体积比为1:(1-3)混合,将(0.5-1)mol/L聚合氯化铝加入到200 mL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弃去沉淀,再加入80 mL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搅拌,即得到高纯度Al13;
(2)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液体的制备
分别称取三氯化铁和二氯化铁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将三氯化铁溶液和二氯化铁溶液按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0.5-1.5)混合,在搅拌的条件下逐滴滴加氨水,直至溶液的pH值在10-13,置于60-80℃水浴锅中,搅拌水浴10-14 h,然后超声分散30-60 min,保持该温度陈化24-48 h,形成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液体;
(3)磁性纳米絮凝剂的制备
将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液体和高纯度Al13按体积比为:1:(8-12)混合,搅拌,在水浴锅中反应5-9 h,即得到磁性纳米絮凝剂。
本发明先将聚合氯化铝中的高纯度Al13提取出来,然后将四氧化三铁磁性颗粒掺入絮凝剂中,目的在于制备出一种结构稳定,性能优异,沉降速度快的磁性纳米絮凝剂。该絮凝剂是从常规聚合氯化铝中提取分离具有高絮凝能力的纳米Al13,并将其同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液体相结合,而得到高纯高效的磁性纳米絮凝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农药废水的磁性纳米絮凝剂,根据上述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磁性纳米絮凝剂在农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7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去除有机物的絮凝剂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复合混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