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发电机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7583.3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7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姚玮;崔佳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P9/00 | 分类号: | H02P9/00;H02P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 代理人: | 代平,王小磊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 发电机 输出 电压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发电机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人们无法离开的必需品。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电器和电子产品,甚至于电动汽车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中。现代社会越是发达,对电能的消耗就越大。在几种发电能源中,水力作为一种可靠性高,清洁环保的能源,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占有重要地位。现有的水利发电机控制电路,可以对水利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进行设置,可以稳定的输出一个预设的电压,但是预设的电压在使用中无法进行调整,面对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往往无法达到预设的输出值。现有的控制电路中,调整反馈模块往往需要较大的电压变化才会启动,一旦瞬时电压过大,控制电路往往因为延时效应,导致不能及时反馈降压,发电机会因为超压被迫停止运行。现有的电路,只有过流保护,没有过压保护。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水利发电机输出电压控制电路,提高超压条件下的反应速度,缩短电路调整的时间,实现以较低的反馈电压调整电路的功能,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压范围更广,变压速度更快的电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利发电机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模块、整流模块、基准电路模块、反馈模块;所述采样模块:与发电机的三相输出电路相连,为电路提供需要的电压;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交流电压调整为所需要的直流电;所述基准电路模块:提供稳定电压,为电路调整提供依据,控制开关闭合,保证输出稳定;所述反馈模块:与所述基准电路模块相连,对输出电压与所述电压设定值进行比较,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基准电路模块,调节电路;
其中,所述采样模块进一步包括:
所述采样模块通过采样点与水利发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包括第一采样点,第二采样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与所述采样模块输入端相连,负极与所述第一采样点相接;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与所述第一采样点相连,负极与所述采样模块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正极与所述采样模块输入端相连,负极与所述第二采样点相接;所述第四二极管正极与所述第二采样点相连,负极与所述采样模块输出端相连;所述的四个二极管形成电桥;
其中,所述整流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管栅极与所述采样模块输出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相连,源极输入控制脉冲信号,同时并联所述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漏极与所述采样模块输出端相连,源极输入控制脉冲信号,栅极与所述整流模块第二输出端相连,同时并联所述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漏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正极与所述整流模块第二输出端相连,负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采样模块输入端;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第一输出端;
其中,所述基准电路模块进一步包括:
对整个电路进行控制调整,完成调压过程;包括控制电路,放大电路;
其中,反馈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七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十一二极管;所述第二比较器正极与所述反馈模块第二输入端相连,负极接地;同时,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第七电阻并联,负极经所述第五电阻与该比较器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十一二极管并联,所述第十一二极管正极与所述第二比较器负极相连,负极经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与所述反馈模块第一输入端相连,正极经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比较器输出端相连,负极与第一比较器输出端相连,该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端与所述反馈模块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比较器正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7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DFIG-DC系统的定子电流正弦化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