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8813.8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0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朴健;张绍元;冯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65***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箱,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对于扬声器箱,不仅要求其声学性能好,越来越多对防水性能也提出了要求。
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及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出声通道,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上盖围成前声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下盖及所述上盖共同围成后腔,所述出声通道与所述前声腔形成前腔并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所述上盖设有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的用于支撑所述发声单体的呈矩形的支撑壁,所述发声单体支撑于所述支撑壁并与所述上盖间隔形成所述前声腔,所述支撑壁与所述出声通道相对的一侧设有贯穿所述支撑壁的通孔,所述前声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出声通道连通。为了实现防水,须将支撑所述发声单体的所述支撑壁的四个侧壁均与所述发声单体胶合。
然而,四边胶合的结构中,所述支撑壁的正对所述出声通道的一侧为纯塑材料制成,因所述通孔的开设,该支撑壁需要保持一定厚度以保证其支撑强度,而该厚度则降低了所述出声通道的高度,即减小了出声面积,进而影响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且声学性能优的扬声器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所述下盖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导声通道、由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的用于支撑所述发声单体的呈环状的支撑壁以及加强片;所述支撑壁的抵接于所述导声通道的一侧设置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发声单体支撑于所述支撑壁且共同围成前声腔,所述前声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声通道连通,所述导声通道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所述加强片呈环状结构,其固定支撑于所述支撑壁的靠近所述下盖的一侧,所述发声单体抵接固定于所述加强片并形成密封。
优选的,所述加强片嵌设于所述支撑壁形成固定。
优选的,所述通孔由所述支撑壁的靠近所述下盖的一侧向所述上盖方向凹陷并延伸抵接于所述上盖。
优选的,所述支撑壁包括由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的支撑台阶和由所述支撑台阶的靠近所述下盖一侧的外周缘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的挡壁,所述加强片固定支撑于所述支撑台阶。
优选的,所述加强片包括呈环状的本体部和由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导声通道的一侧弯折延伸的加强部,所述本体部固定于所述支撑台阶,所述加强部嵌设于形成所述导声通道的侧壁内。
优选的,所述加强片为钢片。
优选的,所述加强片的厚度为0.14mm至0.16mm。
优选的,所述加强片、所述上盖及所述支撑壁为一体注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箱在所述支撑壁的抵接所述导声通道的一侧设置通孔,通过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导声通道与所述前声腔,且置呈环状的加强片固定于所述支撑壁,当所述发声单体支撑于所述支撑壁时,抵接于所述加强片,通过所述加强片进行固定支撑,因所述加强片替代原有的纯塑结构的支撑壁,由原有纯塑结构0.45mm厚度降至0.15mm,在保证了支撑强度的同时,所述加强片的厚度远小于所述支撑壁的高度,从而使得所述通孔的高度可极大程度的增加,进而增加了所述前声腔进入所述导声通道的入口的出声面积,有效的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扬声器箱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同时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箱100,包括上盖1、下盖2、发声单体3、导声通道4、支撑壁5及加强片6。
所述下盖2盖合于所述上盖1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10。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2可为一体结构,也可为分体结构。
所述发声单体3收容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所述发声单体3将所述收容空间10分隔成前声腔7和后腔101。
也就是说,所述发声单体3与所述上盖1间隔设置并共同围成所述前声腔7;所述发声单体3与所述上盖1及所述下盖2共同围成所述后腔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8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话器
- 下一篇:终端设备、扬声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