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及塞式喷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9228.X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徐速;任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1/82 | 分类号: | F02K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溶胶 抑制 喷管 红外 辐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及塞式喷管。所述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塞式喷管内流道后部的塞锥体的内壁面涂敷隔热涂层,在塞锥体内设置气源腔和气溶胶储存腔,并使气溶胶储存腔设置在气源腔两侧;步骤2:通过高压压气机引气管,将高压气体引入气源腔,气体吹动气溶胶并携带气溶胶经侧壁内壁面上狭缝进入喷射通道并排出,在塞式喷管尾喷流两侧形成气溶胶屏障,以对尾喷流和喷管内部高温部件形成遮挡层,抑制喷管的红外辐射。本申请的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在冷却气较少或冷却措施受限制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以降低发动机整体的红外辐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管红外隐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及塞式喷管。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涡轮后出口温度升高和外涵冷气流量的降低,塞式喷管的热负荷大幅升高,排气喷流温度升高,发动机外部引气进行高温部件的冷却和热喷流的掺混也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导致塞式喷管红外辐射增加,影响发动机整体的红外隐身效果。因此,在发动机冷气流量降低和冷却措施受限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所述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塞式喷管内流道后部的塞锥体的内壁面涂敷隔热涂层,在塞锥体内设置气源腔和气溶胶储存腔,并使气溶胶储存腔设置在气源腔两侧,其中气溶胶储存腔一侧通过气源腔的多孔挡板的小孔连通,气溶胶储存腔另一侧通过侧壁板上的狭缝与喷射通道连通,狭缝位于侧壁板的内壁面上,喷射通道开在侧壁板的后半部分,位于侧壁板的内外壁面之间;
步骤2: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喷管的红外抑制,若是,则通过高压压气机引气管,将高压气体引入气源腔,高压气体吹动气溶胶并携带气溶胶经侧壁板的内壁面上的狭缝进入喷射通道并排出,在塞式喷管尾喷流两侧形成气溶胶屏障,以对尾喷流和喷管内部高温部件形成遮挡层,抑制喷管的红外辐射。
优选地,所述塞式喷管为轴对称塞式喷管。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塞式喷管,所述塞式喷管包括塞锥体、气源腔以及气溶胶储存腔,其中,所述气源腔和气溶胶储存腔设置在所述塞锥体内,且所述气溶胶储存腔设置在气源腔两侧,所述气溶胶储存腔的一侧通过气源腔的多孔挡板的小孔与气源腔连通,另一侧通过侧壁板上的狭缝与喷射通道连通,狭缝位于侧壁板的内壁面上,喷射通道开在侧壁板的后半部分,位于侧壁板的内外壁面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塞锥体的内壁面涂敷有隔热涂层。
本申请的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在冷却气较少或冷却措施受限制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以降低发动机整体的红外辐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塞式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塞式喷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9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