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籍脱酸修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19633.1 申请日: 2017-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8004847B 公开(公告)日: 2021-08-10
发明(设计)人: 樊慧明;陈建华;王海滨;甘谦;李嘉禾;高达;郭鸣凤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D21H25/18 分类号: D21H25/18;D06M11/38;D06M11/44;D06M11/49;D06M11/76;D06M13/332;D06M101/06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何淑珍
地址: 510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古籍 脱酸 修复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古籍脱酸修复方法。该处理方法为:首先将待处理的古籍放入密闭脱酸修复装置中,密封好后先后对系统进行抽湿操作和抽真空操作,使体系维持干燥,并且在负压下保持稳定后,开启风扇组,通过气体管道直接将纳米级碱性脱酸粉体送至脱酸修复装置中,或先通过超声雾化器将碱性脱酸溶液雾化,然后在通过气体管道送至脱酸修复装置中,使待处理的古籍充分均匀地吸收碱性脱酸剂,同时对古籍pH监测,实现对古籍的脱酸修复。本发明不仅适应于古籍的修复,同样适应于档案、文献、图书和现代纸、棉、麻制品的脱酸修复与保存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 涉及 古籍脱酸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籍脱酸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各种各样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中,保存在成千上万的珍贵书籍、书画、现代报纸、档案和其他文物资料,它们是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信息价值,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复制的历史意义。纸张,作为这些文字精华的载体,随着岁月的流逝,遭虫蛀、酸化、霉变、破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情况岌岌可危。纸张由纤维原料抄造而成,纤维素的稳定性是维持古籍物理性能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纤维素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一般不易被水解和氧化,但是在酸性条件下,由于酸的催化作用,纤维素的水解作用显著增强,纤维素水解后,由于聚合度降低,古籍的强度也随之降低,时间久了,古籍就会粉化。而纸张可能是因为生产时的酸性化学品存留、老化降解产生的有机酸、使用存贮环境造成的酸化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纸张的酸化加剧。因此,对纸质文献进行彻底的脱酸修复研究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尽管国内外研究机构已经开展各种对纸质文献的脱酸修复研究,但是至今仍未获得能实际应用的成熟脱酸修复技术。

现有的脱酸修复工艺主要有液相脱酸和气相脱酸,其原理都是用碱性脱酸剂将古籍中的酸中和而达到脱酸修复目的。

液相脱酸修复法主要分为有机溶液脱酸和水溶液脱酸;

有机溶剂脱酸修复法主要方法有韦托法,FMC法,氢氧化钡-甲醇溶液脱酸修复,有机溶液脱酸修复法具有脱酸修复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目前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多采用有机溶剂法,然而有机溶剂易燃、部分有机溶剂毒性强,大部分不适用于油溶性油墨印刷品,会造成古籍油墨溶化,污损古籍,而且毒性太强对操作的安全性要求很高。

水溶液脱酸修复法具有对环境安全、便于操作、经济、脱酸修复效果好的优点,但也存在着对处理后的纸质文献出现变形、皱缩等现象,对某些字迹有影响,不易于规模化脱酸修复的要求。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解决水溶液法对整本图书进行脱酸修复处理的技术,如果直接对整本古籍进行脱酸修复处理,纸张之间会相互粘连,造成严重的二次破损,要处理都必须先要将古籍拆开成单页进行处理,纸质文献处理完成后再重新装订,古籍放置时间久了本来就强度很低,拆开非常容易造成破损,再把文献放到溶液中浸泡以后,纸张的强度就更低了,虽然能够脱酸修复,但是对古籍的二次损坏太严重,再者,书籍经过液体浸泡后需要烘干,烘干过程很容易造成纤维的加速老化,纤维断裂,使得纸张发黄,甚至破损,而且此方法处理过程繁杂,周期长,并不适用。

气相脱酸修复法主要分为二乙基锌法和吗啉脱酸法。

二乙基锌脱酸法:二乙基锌与古籍中的酸性氢离子相遇时,不仅能和纸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还能迅速中和水中的氢,生成固体的氧化锌。这种固体氧化锌留在纸的表面,可以有一定的脱酸修复效果,但是二乙基锌遇空气会自燃,存在很大的危险,纸质的文献最怕的就是火了,而且氧化锌的残留也会部分程度上加速纸张纤维的光氧化,使纸张发黄、老化,所以此方法也不太好。

吗啉脱酸法:正常情况下,吗啉是液体,而在真空条件下它能与水混合可变成气体,能与古籍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达到脱酸修复目的。这种方法容易改变纸张颜色,使新闻纸、期刊等发黄,处理过程不能起到加固作用,而且加上设备、仪器投资很大,大规模推广受到限制。从国外脱酸修复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七、八十年代,气相脱酸修复以其大批量处理的优点倍受人们的推崇,但工艺条件要求高,存在安全隐患,毒性大、投资大、处理效果不均匀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9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