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死体积管路及水流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0183.8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蒋孝雄;蔡冶强;邢金京;王以堃;陈扬;朱建冰;欧阳广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管路 水流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管路设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水质分析仪校准装置中的液体管路的设计。
背景技术
在环境水体监测体系中,一般采用在线水质分析仪对水体参数进行检测,在线水质分析仪的检测精度是否满足国家检定规程要求,一般采用人工对在线水质分析仪的计量性能进行校准,而人工检测在线分析仪的时间周期长(一般需要36小时)。而如何设置水质分析仪校准装置中的液体管路,是影响校准装置溶液配制的一大因素。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溶液配制精度高的防死体积管路及水流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死体积管路,包括混合池进液管(2)、Y型三通(3)、第一出液管(42)、第一出液单向阀(44)、第二出液管(52)、第二出液单向阀(54),其中:
所述Y型三通(3)为两个进口一个出口的管件,分别为第一进口管、第二进口管以及第一出口管。所述混合池进液管(2)一端与第一出口管连接,另一端与混合池连接。所述第一出液管(42)、第一出液单向阀(44)以及第一进口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管(52)、第二出液单向阀(54)以及第二进口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单向阀(44)封闭口到第一进口管出口的距离L小于4倍第一出液单向阀(44)出口端管径R。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液管(42)与标准母液瓶的出口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液管(52)与稀释液瓶的出口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液单向阀(54)封闭口到第二进口管出口的距离L小于4倍第二出液单向阀(54)出口端管径R。
一种防死体积管路的水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第二液体通过第二出液单向阀(54)向Y型三通(3)流去。
步骤2,当第二液体流入混合池进液管(2)后,控制第一液体通过第一出液单向阀(44)向Y型三通(3)流去。
步骤3,当第一液体注入完毕时,继续控制第二液体流入混合池进液管(2)。
优选的:步骤2中第一液体通过第一出液单向阀(44)向Y型三通(3)流去时,控制第二液体通过第二出液单向阀(54)向Y型三通(3)流去,使得第二液体与第一液体一起经过Y型三通(3)进入到混合池进液管(2)中。或者,步骤2中第一液体通过第一出液单向阀(44)向Y型三通(3)流去时,停止第二液体通过第二出液单向阀(54)向Y型三通(3)流去,使得第二液体单独经过Y型三通(3)进入到混合池进液管(2)中。
优选的:步骤3中,当第一液体注入完毕时,继续控制第二液体流入混合池进液管(2)中的第二液体的量至少占整个第二液体的量的五分之一。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防死体积管路及水流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死体积,防止残留液的影响,配制溶液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水质在线分析仪自动校准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水质在线分析仪自动校准装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水质在线分析仪自动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溶液混合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溶液混合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电磁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槽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防死体积管路,如图8所示,包括混合池进液管(2)、Y型三通(3)、第一出液管(42)、第一出液单向阀(44)、第二出液管(52)、第二出液单向阀(54),其中:
所述Y型三通(3)为两个进口一个出口的管件,分别为第一进口管、第二进口管以及第一出口管。所述混合池进液管(2)一端与第一出口管连接,另一端与混合池连接。所述第一出液管(42)的一端、第一出液单向阀(44)以及第一进口管依次连接,而所述第一出液管(42)的另一端与标准母液瓶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管(52)的一端、第二出液单向阀(54)以及第二进口管依次连接,而所述第二出液管(52)的另一端与稀释液瓶的出口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01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水质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方便携带的检测分析COD的水质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