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卡读取器的电容式入侵检测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0827.3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莱昂哈德·科尔曼;克里斯蒂安·艾森德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智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倪斌 |
地址: | 荷兰埃***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控制器 智能卡读取器 耦合到 电容性传感器 耦合线 安全 智能卡连接器 寄生电容 入侵检测 预先存储 电容式 停用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安全微控制器、耦合到所述安全微控制器的智能卡读取器模块、通过耦合线耦合到所述智能卡读取器模块的智能卡连接器以及耦合到所述耦合线和所述安全微控制器的电容性传感器。所述安全微控制器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电容性传感器接收寄生电容的值,并且在所述值高于所述安全微控制器中预先存储的值时停用所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卡读取器的电容式入侵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卡越来越多地用于提高交易安全性。智能卡通常包括可存储和传输身份标识或交易数据的电子系统。智能卡可通过物理接触垫或以无线方式通过近场通信进行通信。在智能卡被设计成使用物理接触与智能卡读取器通信的情况下,智能卡上的连接器接触智能卡读取器上的对应连接器。有可能将第三装置连接到接触垫或连接在智能卡读取器的接触垫后方的线上以读取从智能卡传输到智能卡读取器的信息。
通常,在整个接触衬垫上使用篡改网格以识别第三装置的安装。篡改网格牢固地连接到读卡器的处理系统,并且当篡改网格被去除或篡改时,处理系统使得读卡器无法用于防止数据窃取。
发明内容
提供此发明内容来以简化形式介绍下文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选择。本发明内容并非意图识别所要求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并非意图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安全微控制器、耦合到所述安全微控制器的智能卡读取器模块、通过耦合线耦合到所述智能卡读取器模块的智能卡连接器以及耦合到所述耦合线和所述安全微控制器的电容性传感器。所述安全微控制器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电容性传感器接收寄生电容的值,并且在所述值高于所述安全微控制器中预先存储的值时停用所述装置。所述耦合线包括输入/输出线和时钟线。在向所述耦合线施加电压之后在预定时间测量所述寄生电容的所述值。所述预先存储的值在所述装置的制造和测试过程期间确定,并被存储在所述安全微控制器的存储器中。所述装置的所述停用包括禁止所述智能卡读取器模块启动所述耦合线上的通信。所述预定时间的值在所述装置的制造和测试期间确定,并被存储在所述安全微控制器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检测智能卡读取器中的入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在智能卡和智能卡读取器之间是否有通信正在进行中,并且在检测到无通信正在进行中后,向智能卡连接器和智能卡读取器模块之间的通信线施加电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施加所述电压之后以预定时间间隔测量所述通信线上的寄生电容,并且在所测量的寄生电容高于预定值时停用智能卡读取器。在向所述耦合线施加电压之后在预定时间测量所述寄生电容的所述值。所述预定值在所述装置的制造和测试过程期间确定,并被存储在所述安全微控制器的存储器中。所述智能卡读取器的所述停用包括禁止所述智能卡读取器模块启动所述通信线上的通信。
在又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包括编程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当编程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进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检测在智能卡和智能卡读取器之间是否有通信正在进行中,并且在检测到无通信正在进行中后,向智能卡连接器和智能卡读取器模块之间的通信线施加电压。所述操作还包括:在施加所述电压之后以预定时间间隔测量所述通信线上的寄生电容,并且在所测量的寄生电容高于预定值时停用智能卡读取器。在向所述耦合线施加电压之后在预定时间测量所述寄生电容的所述值。所述预定值在所述装置的制造和测试过程期间确定,并被存储在所述安全微控制器的存储器中。所述智能卡读取器的所述停用包括禁止所述智能卡读取器模块启动所述通信线上的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耦合线包括输入/输出线和时钟线,并且在向所述耦合线施加电压之后在预定时间测量寄生电容的值。预先存储的值在装置的制造和测试过程期间确定,并被存储在安全微控制器的存储器中。预定时间的值在装置的制造和测试期间确定,并被存储在安全微控制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卡读取器的停用包括禁止智能卡读取器模块启动耦合线上的通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智浦有限公司,未经恩智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0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材料运输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RFID的游泳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