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载电容的馈电线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0908.3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蔺占中;孙良;王亮;汪显;魏惠鹤;张廷恒;李毅伟;徐光宇;吴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载 电容 馈电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和射频等技术领域中的天线的馈电技术,具体为一种免焊接、高性能、低成本的馈电线接头。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目前在对称振子天线中使用的普通电缆线9包括普通电缆线内导体7和普通电缆线外导体8,馈电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在性能上虽各有特点,但均存在某种不足。
1.传统的馈电方法是将电缆线手工剥开,外皮焊接在对称振子天线的一臂上,内芯焊接在对称振子天线的另一臂上。
2.目前对于振子馈电还有一种馈电方法,与上述1相同,但是只采用压接,不焊接。
3.还有一种馈电方法,采用螺接的方式馈电。
但是上述三种传统的方法均有缺点。1中工艺较复杂,需要手工焊接,效率低下;2中压接的方法可靠性差,最终的天线性能受到制约;3中螺接的方法占用空间大,而且金属螺钉容易对天线的辐射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高性能的馈电线接头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馈电方法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免焊接、高性能、低成本的馈电线接头,既避免了使用焊接工艺复杂、手工操作精度差,又避免了压接、螺接馈电导致的可靠性差、天线性能降低等缺点。本发明可为对称振子天线提供一种馈电的新思路新方法,改进了天线的性能,还能够使天线的加工成本降低,批量生产一致性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载电容的馈电线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电容正极上金属盘和作为电容负极的下金属盘,上金属盘与馈电线内导体相连接,下金属盘与馈电线外导体相连接,上金属盘架设在下金属盘的正上方。
在上金属盘和下金属盘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
所述的绝缘介质包括聚四氟乙烯、玻璃钢、尼龙和空气。
所述的下金属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孔,下金属盘通过中心孔套装在馈电线外导体上,馈电线内导体穿过中心孔后与上金属盘相连接。
所述的上金属盘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金属柱。
所述金属柱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螺纹。
本发明相比背景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馈电线接头通过引入一个加载电容,巧妙的连接了电缆的内芯和天线另一端的铜片,连接紧密可靠性高,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并能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和保证天线的性能。;
2.不需焊接,操作简单,连接紧密可靠;
3.馈电结构附近无螺钉连接,对天线性能无影响;
4.通过引入一个串联电容,改善了天线的阻抗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加载电容的馈电线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普通馈电线接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加载电容的馈电线接头的外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3,本发明一种加载电容的馈电线接头,包括作为电容正极上金属盘2和作为电容负极的下金属盘4,上金属盘与馈电线内导体1相连接,下金属盘与馈电线外导体5相连接,上金属盘架设在下金属盘的正上方。
在上金属盘和下金属盘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介质包括聚四氟乙烯、玻璃钢、尼龙和空气。
所述的下金属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孔,下金属盘通过中心孔套装在馈电线外导体上,馈电线内导体穿过中心孔后与上金属盘相连接。
所述的上金属盘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金属柱。
所述金属柱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螺纹。
本发明的简要工作原理:在电气设计上,金属上盘和与金属下盘形成一个串联电容,改善了天线的阻抗匹配;在结构设计上采用带外螺纹的圆柱凸台,加螺母锁紧固定,增加了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0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