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1929.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东;刘振涛;于秀英;杨晶;闫卫荣;单书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40;A01G18/50;A0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400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仙菇 杂交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交育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属于食用菌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食用菌一般是指可供食用的蕈菌,其能形成大型的肉质/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由于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品种有限,因此已知品种的栽培方法以及新品种的研制一直是食用菌领域的研究热点。
真姬菇,又名海鲜菇,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海蟹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真姬菇已在我国开始了商品化种植,现已成为全国食用菌重要的工厂化产品之一。在栽培生产中其生产周期较长(120-140天),菌体的生长速度较慢、抑制杂菌的能力较差,易染菌,而且易受栽培环境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在生产中受到一定限制。目前栽培的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深受市场欢迎,多为工厂化栽培。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真姬菇的工厂化生产,近年通过组织分离等技术创新研发出食用菌新品种——萃仙菇,其菇帽灰色,菇杆呈灰色渐变乳白色。该品种基质利用效率高、有效菇蕾数较多、产量高、平均产量527.3g/袋(带头菇),比原菌白玉菇471.0g/袋(带头菇)增产11.95%以上,成品率提高15.5%;该品种原基形成快,菇蕾均匀密度大,养菌时间缩短5~7天,出菇时间缩短2~3天,培养周期较白玉菇缩短7~10天、最适温度提高2-3℃、降低能耗与生产成本;该品种产品粗纤维含量高,精氨酸含量较高、味道鲜美,口感上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清心润肺、降低血糖、抗衰老、抗辐射、增强细胞活性等功能,自上市以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工厂化栽培常用真姬菇菌种存在的生产周期较长、易染菌、抗逆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筛选出具有优良性能的真姬菇新品种(萃仙菇)来替代现有品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白玉菇菌株与灰蟹菇菌株分别培养得到对应的适龄菌丝;
(2)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适龄菌丝分别进行溶壁酶酶解处理,得到原生质体,纯化,加入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液,封口培养;
(3)挑取再生原生质体的尖端菌丝进行培养,并在无菌条件下筛选单核再生菌株,然后将白玉菇单核菌株与灰蟹菇单核菌株配对杂交,接种培养,纯化,即得。
优选的,步骤(1)的培养方法为:先接种至试管斜面PDA培养基,25℃恒温培养10天,然后转接到平板PDA培养基,25℃恒温培养5~7天,再转接到250mL三角瓶液体加富培养基中,25℃恒温摇床上震荡培养4天,最后用无菌枪头吸取5mL新鲜幼嫩培养液到另一个250mL三角瓶液体加富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4天。
优选的,步骤(2)中,溶壁酶酶解处理的具体方法是:无菌条件下,将适龄菌丝倒入离心管中,离心处理,洗涤;用无菌滤纸吸干菌丝水分,然后取菌丝置于另一离心管中,加入溶壁酶溶液,30℃水浴,脱壁2.5小时。
进一步优选的,离心处理是在8000rpm条件下离心15~20分钟。
进一步优选的,洗涤是采用无菌水和0.6mol/L甘露醇水溶液各洗涤一次。
进一步优选的,溶壁酶溶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菌丝与溶壁酶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1g:1mL。
进一步优选的,脱壁过程中,每隔15分钟轻柔颠倒摇晃,使菌丝与溶壁酶溶液充分接触,镜检菌丝破壁情况。
优选的,步骤(2)中,纯化方法是:原生质体离心,除去上清酶液,再次离心,稳渗剂洗涤,第三次离心去除稳渗剂与酶液,采用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液洗涤,吸除上清液。
进一步优选的,离心条件相同,均为800rpm条件下离心15分钟。
优选的,步骤(2)中,加入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液 5mL,颠倒数次后混匀,静置1小时,待菌丝沉淀后,取上清液到离心管中,加入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液 5mL,稀释后镜检,当原生质体的含量调整至每个低倍镜(10×)视野下只有1~2个原生质体的浓度时,吸取100μL的原生质体悬浮液涂布于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平板中,封口膜封口后,25℃恒温培养8~12天。
优选的,步骤(3)的具体方法如下:
(31)观察原生质体再生的萌发情况,当出现芒状再生菌落的时候,挑取再生原生质体的尖端菌丝至试管斜面PDA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1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慈姑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硒含量的富硒香菇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