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头带保护器的轮速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2915.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麦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02 | 分类号: | G01P1/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 保护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头带保护器的轮速传感器。
背景技术
轮速传感器是用来测量汽车车轮转速的传感器。常用的轮速传感器主要有:磁电式轮速传感器和霍尔式轮速传感器,其中,磁电式轮速传感器包括传感头,电缆和齿圈组成,传感头由铁芯、极轴、感应线圈组成,磁力线从磁芯的一极穿出来,穿过齿圈和空气,返回到磁芯的另一极,通常,传感头上的铁芯在实用过程中会裸露在外部,以便于磁力线的发送与接收,但在汽车静止状态传感器在不使用的情况下,裸露的铁芯很容易造成氧化以及受损,且铁芯由于是设置在传感头上的,传感头也会受到损坏,对轮速传感器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中国专利CN205898833.U公布了一种铁芯带有保护套的轮速传感器,它是通过设置一个形状与铁芯一致并且一端设有开口内部设有空腔的金属保护壳体罩在铁芯上从而实现对铁芯的保护功能,保护套上设有按压槽方便使用者拿取,但是这种结构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保护套有从铁芯上脱落下来掉进高速旋转的车轮中或者其他绕线中造成巨大危害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传感头带保护器的轮速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感头带保护器的轮速传感器,包括传感头,电缆以及齿圈组成,传感头由铁芯、极轴、感应线圈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头外包有一个传感头保护器,所述传感头保护器与传感头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头保护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弹性基座下壳体及金属外壳上壳体,所述弹性基座下壳体朝向金属外壳上壳体的一端为金属外壳上壳体连接部,所述金属外壳上壳体靠近弹性基座下壳体的一端为弹性基座下壳体连接部,所述金属外壳上壳体连接部与弹性基座下壳体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感头保护器设置为金属外壳上壳体及弹性基座下壳体,金属外壳上壳体内设有与铁芯形状一致的内腔,套设在铁芯外然后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与弹性基座下壳体连接。
上述的一种传感头带保护器的轮速传感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有金属外壳上壳体连接部周面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点,所述相邻第一连接点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点及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金属外壳上壳体上,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相邻第一连接点之间,这样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可以起到连接更加牢固的作用。
上述的一种传感头带保护器的轮速传感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有弹性基座下壳体连接部在第一连接点及第二连接点相对应位置设置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基座下壳体在金属外壳上壳体的第一连接点及第二连接点相对应位置设置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起到与金属外壳上壳体连接的作用。
上述的一种传感头带保护器的轮速传感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点为设置于金属外壳上壳体的通槽,所述第二连接点为设置于金属外壳上壳体的凸块。
上述的一种传感头带保护器的轮速传感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块为设置于弹性基座下壳体的凸块,所述第二连接点为设置于弹性基座下壳体的通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及凸块的设置方便实现且易于加工,连接效果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有效起到保护传感头的作用且兼顾铁芯,由于铁芯是金属材料,位于铁芯部分的保护套也为金属材质,不影响铁芯工作且起到了保护铁芯与传感头的作用,解决了在高速行驶时传统的铁芯保护套容易脱落造成严重事故的隐患。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头保护器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头保护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外壳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所示:一种传感头带保护器的轮速传感器,包括传感头1,电缆2以及齿圈组成,传感头1由铁芯11、极轴、感应线圈组成,传感头1外包有一个传感头保护器3,传感头保护器3与传感头1活动连接,传感头保护器3包括有相互连接的弹性基座下壳体31及金属外壳上壳体32,弹性基座下壳体31朝向金属外壳上壳体32的一端为金属外壳上壳体连接部311,金属外壳上壳体32靠近弹性基座下壳体31的一端为弹性基座下壳体连接部321,金属外壳上壳体连接部311与弹性基座下壳体连接部321设有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有金属外壳上壳体连接部311周面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点3111,相邻第一连接点311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点3112,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有弹性基座下壳体连接部321在第一连接点3111及第二连接点3112相对应位置设置的第一连接块3211和第二连接块3212,第一连接点3111为设置于金属外壳上壳体32的通槽,第二连接点3112为设置于金属外壳上壳体32的凸块,第一连接块3211为设置于弹性基座下壳体31的凸块,第二连接点3212为设置于弹性基座下壳体31的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麦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麦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2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管快速转移装罝
- 下一篇:转速测量驱动电路和方法